更新日期:2012-9-11 来源:国新办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9月4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11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
一、浙江全省能源利用状况
(一)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国前三。2011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782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7%,增幅呈持续下降趋势,比2010年下降2.6个百分点,同期,全省生产总值32319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万元GDP能耗0.59吨标准煤(按2010年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1%。万元GDP能耗水平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仅次于北京市和广东省,排名较上年上升了一位,居全国第三位。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11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2.8%,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煤炭占60.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煤炭、成品油及石油制品消费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三)重点用能行业能源利用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70%以上的工业领域,重点监测的32种高耗能产品中,21种产品单位能耗下降,14种产品的单位能耗处国内领先水平,初步测算节能量约260万吨标准煤, 其中,炼油综合能耗位居国内中石化同类型装置第一,电解铝可比交流电耗位居国内第一,乙烯综合能耗位居国内第二,吨钢可比综合能耗位居国内前三。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发电标准煤耗每千瓦时292克标准煤,在“十一五”累计下降42克标准煤的基础上,继续比上年下降3克标准煤/千瓦时,仅此一项年节能量就达约60万吨标准煤。
目前,全省重点用能行业工艺装备和余热、余压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省内钢铁联合企业冶炼工序已全部实现负能炼钢。先进钢铁企业已实现全工序92%以上的电力由余能回收提供,国内首套炼焦尾气高温高压余热发电机组已经投运,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水泥、硫磺制酸等生产企业已全部实现余热发电利用。石化行业,隔膜法烧碱生产工艺已全部淘汰。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为全省节能降耗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2011年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
201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把节能降耗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全省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强化节能目标考核。根据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节能目标,制定了“十二五”各地市差异化节能目标和2011年度节能目标,省政府与各地市签署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同时,对各地市单位GDP能耗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发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约谈完成节能目标相对落后的县(市、区)领导干部。按“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对各地市给予奖励或处罚。
(二)有序推进能源“双控”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工作,研究制订了一套能源“双控”目标分解方法,通过强化节能倒逼机制,加大“控新汰劣”力度,增加了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调控能力。
(三)运用法规、政策和经济手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11年,浙江省颁布实施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制定了《浙江省执行差别电价政策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一批配套规范性文件,修改和制订了16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运用超限额用能惩罚性电价、高耗能用能差别化电价等价格手段,对7家超能耗限额标准的单位实施了惩罚性电价措施,对94家高耗能行业的生产企业进行认定并执行了差别电价政策,完成了国家和省有关水泥、造纸、印染、化纤等多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在运用经济手段推进节能工作方面,我省走在了全国前列。
(四)大力实施重大节能工程。2011年,浙江围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编制下达了《2011年浙江省节能降耗与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计划》,安排节能项目565个,积极实施重大节能工程,进一步强化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推进能耗在线监控,重点监管对象由原来的1311家增加到2441家。对1108家重点用能单位实施了节能监察。组织开展了《浙江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第七批)征集工作,为全省节能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政策导向。组织申报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节能服务公司国家及省级备案,大力扶持我省节能产品生产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
三、2012年上半年节能形势和下阶段工作任务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节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省万元GDP能耗同比约下降6.4%,较去年同期高出4.4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确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0.5%左右,较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完成全省年度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的节能工作开局比较理想,这与“双控”措施的启动实施是分不开的。
虽然上半年节能工作总体形势较为乐观,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下半年经济形势影响能耗变动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节能降耗任务将十分艰巨。一是随着省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位列全国第三,节能空间进一步缩小。二是重点用能行业相当部分企业能耗水平已达到国家或国际先进水平,继续提升越来越难。三是居民生活用能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居民生活用能需求持续刚性增加,节能目标完成难度进一步加大。根据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下阶段需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节能目标落实。在分解年度用能总量和能耗强度下降指标的基础上,加强对能源“双控”工作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开展中期评估,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继续实行用能和能耗强度变化情况的红黄绿预警,加快“智慧能源监测”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实时、动态的用能监测和评价。加强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地区的督查,确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
(二)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抓住国家“十二五”期间以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主基调的有利时机,及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推广应用绿色制造等先进模式,进一步提高单位能源使用产出率。
(三)完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双控”调控机制。进一步加大差别电价和超能耗限额用能惩罚性加价实施力度;建立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用能总量指标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机制;加快培育专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市场,推行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在内的节能服务模式。
(四)进一步夯实节能管理基础。着力加强节能监察和统计队伍建设,强化节能执法体系,推进节能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继续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和民用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夯实企业节能管理基础,确保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取得实效,力争使千家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对浙江省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至关重要。浙江省将通过积极优化用能,全面节约用能,淘汰落后用能,调控新增用能,拓展清洁用能,保障民生用能等六个途径,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