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乌海加速转型升级 由“一煤独大”向多元化转变

更新日期:2012-9-12  来源:人民网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近年来,乌海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升级延伸,实施产业多元发展战略,着力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进城市转型,着力改善民生,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抛弃传统产业,而是要依托资源,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将产业链拉深延伸、升级提质。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乌海市工业经济已逐步由“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乌海市重点发展延伸两条产业链:煤焦化和氯碱化工。目前,该市在建和已建成的百万吨焦化项目达18个,焦炭已形成1600万吨的生产能力,3家PVC生产企业产能达120万吨,两大基地已具备规模优势。
    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延伸和产品不断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近几年来,乌海市引进和培育了内蒙古宜化化工、华油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东药乌海化工、东源科技等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项目,形成了“煤—焦—煤焦油—煤化工”、“煤—电—电石—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深加工产品”、“煤炭—洗选—煤矸石—电力—煤化工”等多个产业链条,工业产品由原煤、焦炭、电石等初级产品向煤焦油、医药中间体等多元深加工延伸。目前,该市已形成了30万吨甲醇、60万吨煤焦油、16万吨炭黑等深加工生产能力;PVC下游制品产能达4万吨,部分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过程中,乌海市还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为优势项目腾出资源和空间。“十一五”期间,该市以高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标准,在全市炼铁、焦炭等行业累计关停各类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1560多户,100万吨以下焦化、60万吨以下洗煤、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关停。与此同时,该市以高于国家产业准入门槛审批项目,促进洗煤、焦化、电石、氯碱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乌海市万元GDP能耗从“十五”期末的6.75吨标准煤下降到4.8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在GDP增长2.2倍的情况下减少3.46万吨。2011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5天。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