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提升危化品本质安全水平 加快自动化系统改造
更新日期:2012-9-12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广西安监局近日印发《广西开展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危化品领域,广西将加快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同时,对穿越公共区域的危化品输送管道安全也提出了新要求。
据了解,2009年,广西开展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完善工作时,只针对的是“一重点”,即危险化工工艺企业。此次《方案》把范围扩大至“两重点一重大”,新加的另“一重点”是,重点监管品种,把受热、遇明火、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的化学品,如过氧化氢、漂粉精、漂白粉等全部纳入重点监管危化品范围;“一重大”则是危化品重大危险源。
《方案》提出,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化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2014年底前全面实现危险源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可燃有毒气体泄漏等重要参数的自动监测监控、自动报警和连续记录。同时,为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今年年底前,相关部门将完成城镇危化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现状普查工作;2013年底前,将建成统一、完整的危化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各有关部门信息共享。
除了普查之外,广西安监部门还将对穿越公共区域的危化品输送管道进行集中治理,在2013年底前全面完成治理工作。据介绍,将重点整治西南成品油管道(广西段)危化品输送管道违章占压和防护距离不足以及各类管道铺设重叠交叉等突出问题。
《方案》还要求,在城市拆迁、旧城改造、城镇建设、企业搬迁工作中,管道权属单位或主管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安全拆除废弃管道设施,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能确定权属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废弃管道设施,由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单位负责实施安全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