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大化发展逆势上扬 8月底利润同比增加1.87亿
更新日期:2012-9-27 来源:沧州新闻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今年以来,沧州大化集团努力克服国际环境异常严峻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影响,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在国内化工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实现逆势上扬,不仅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异氰酸酯工业基地,而且成功跻身国际五大TDI销售商之列。截至8月底,集团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53亿元,同比增加4.3亿元;实现利润1.73亿元,同比增加1.87亿元。
“今年能取得如此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长期以来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结果。”大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平海军介绍说。作为入驻渤海新区最早的企业,近年来,沧州大化集团依托渤海新区区位和政策优势,紧紧把握化工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提质、降耗、扩能”内涵式发展的经营模式,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沧州大化利用国家鼓励技术创新、扩产改造的优惠政策,按照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思路,先后谋划和建设了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从2009年至今,累计投资27亿元,陆续建成投产了5万吨TDI、7万吨TDI和DNT6万吨扩建9万吨项目等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居前沿行列的重点项目,初步构建了上下游产品紧密衔接、产业链完整、主业突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TDI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技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其中,5万吨TDI和7万吨TDI装置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几个建设项目创造了国内聚氨酯发展史上项目建设工期最短、达产达效最快、连续运行周期最长等多项纪录,沧州大化也一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异氰酸酯工业基地。
在内部生产管理上,沧州大化向管理要效益,以实力应对危机。2011年以来,以维修费管理和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为突破口,深入挖潜增效、节本降耗,累计节约费用近5000万元。积极引入世界先进管理理念,推行“世界级制造”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持续改进项目,实现收益300多万元。同时,加强集团内部辅业管理,盘活闲置资产,仅部分房产租赁收入就达200多万元。
面对相对平淡的下游市场,沧州大化以创新创造需求,以服务赢得市场。按照研发、销售、服务一体化营销模式,大力度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出“飞狮”牌涂料级TDI产品,这一高端TDI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五金、建材、交通、房地产等诸多行业,大大拓宽了产品应用领域。目前,“飞狮”牌TDI产品的下游市场已经涵盖了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今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20%以上。同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并一举跻身国际五大TDI销售商之列,“飞狮”牌TDI产品还打破了国外石化巨头的行业垄断,实现了沧州大化TDI产品出口“零”的突破,产品远销南美、西亚和部分非洲国家。
在化工产品市场,沧州大化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企业的竞争,还需要与跨国行业巨头竞争。面对国外厂家大肆倾销TDI产品的局面,沧州大化独家发起了针对美日韩等TDI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先后取得TDI反倾销原审、期中复审和日落复审的胜利,为中国异氰酸酯产业争取到了11年的保护期,逐步构建了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沧州大化也因此被国资委、商务部、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授予“‘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维护产业安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目前,沧州大化被国内同行业推举为反倾销领导单位,又牵头组织开展了针对欧盟的反倾销工作。
商海竞争,不进则亡。平海军说,目前,沧州大化围绕TDI扩能、提质、降耗,正在筹划实施TDI5万吨扩8万吨技术改造,并继续加快新产品研发,推进高端TDI产品规模化生产。同时,配套建设16万吨烧碱和15万吨硝酸项目,增强内部产品链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