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工业企业利润连续五月负增长 面临中长期结构调整

更新日期:2012-9-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1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597亿元,同比下降3.1%。8月当月实现利润3812亿元,同比下降6.2%。这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第5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
  考虑到我国工业企业面临多方面中长期调整压力,专家认为,尽管整体经济情况最快可能在下半年出现好转,但是工业运行情况即使到了明年也可能仍将比较困难,甚至可能继续差于整体经济。
  工业利润五连降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了下降的趋势,降幅由7月份的5.4%加深至6.2%。一方面,利润下降归结于需求疲弱,企业业务收入增长进一步减弱,这与当前经济周期性放缓,特别是外需超预期下滑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而由于需求偏弱,企业无力将成本转移给下游消费者。”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点评称。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记者说“企业利润下滑是受目前经济下行、需求放缓的影响。但是从深层看,更主要的则是我国工业企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速度经济的模式,导致在经济增长率低的时候,企业效益下滑比经济增长下滑更甚。近年来,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的上升造成产品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工业企业的利润。这种情况今年以来尤为明显。” 
  面临中长期调整
  长期以来,制造业运行趋势与总体经济基本保持一致,市场习惯用制造业情况预测总体经济。但是从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情况已经有所变化。东部一些省市服务业比重增大,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影响增加。如上海市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速仅并列全国各省级单位倒数第一,但是第三产业对当地生产总值贡献率却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称,上海经济已经先于全国出现了企稳回升。
  另外,随着国家连续加大农业投入,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增加。截至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8年丰收,今年夏粮继续大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把农业生产称为上半年经济增长“第一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当前,我国工业面临的困境很难短期解决,必须依靠中长期较为痛苦的调整。首先是需求转变的问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需要从单纯依赖于外需向扩大内需转变。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订单来自海外和来自国内会面临完全不同的要求,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次,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更为严重的“两头挤压”。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对记者说,当前出现的工业利润负增长源于成本的上涨。本轮物价上涨具有明显的成本推动特征,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导致企业同时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减少双方面的挤压,所以利润下降不可避免。而且由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很难在短期消除,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工业企业利润都将处于较低水平。
  再次,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杰表示,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轨迹,我国工业比重一直较高,很多时候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解决该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通过投资直接刺激那部分因为需求不足而导致的闲置生产力,通过拉动第二产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然而投资的本质是为了扩大再生产。通过投资途径虽然在短期内解决了结构性需求不足,刺激了经济,但长期来看却再一次扩大了第二产业的产能,为随后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需求不足留下了更大的隐患。
  最后,技术创新不足。郭杰介绍说,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9 .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 .9%,仅比2005年提升0.2个百分点。
  调结构不可偏废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业差于整体经济的局面都将延续。一个例子是,当前经济缓中趋稳迹象明显,很多机构都预测四季度经济会出现增速回升,但是工业数据,无论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却都创出年内新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对记者预测,明年经济增速很有可能保持平稳,但是企业的日子会不好过,可能出现全面洗牌。
  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表现不佳必然会影响整体经济情况,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还可能对就业产生影响。
  “企业利润的持续收缩表明制造业企业面临很大困难,如果短期内内需不能有效提振,抵消外需不足的影响,那么这将对企业的用工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就业数据本身是滞后指标,而近期的数据和报道都表明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压力在增加,比如汇丰制造业PM I中的就业分项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此情形只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过。”孙君玮说。
  解决工业下行问题,尽管可能没有特效药,但是经济学者们认为,如果在一些方面能够持之以恒地去做,还是会取得好的效果。比如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就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放缓企业综合成本提高的速度,给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间转移留出时间;二是政策要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民企和小微企业的开放;第四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首先是亟待中央领导层和各地方观念上出现大的转变,要从过去供给角度考虑问题,转向更多地从需求角度考虑问题。其次是积极加大创新,一方面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加大行业的技术革新,通过高技术引领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