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化工逆势而为 抢占市场力求实现效益最大化
更新日期:2012-11-12 来源:中国氯碱网 通讯员:张静 |
在线收藏 |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仅靠低价销售产品占领市场、忽视企业经济效益的营销策略已经不能取胜,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记者在与方大化工董事长易风林的交谈中找到了答案。
进入2012年,方大化工公司在坚持实施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有机调整战略部署,工作重心向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倾斜,增加产品在市场的覆盖率,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应对全球经济放缓,行业效益滑坡的不利局面。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随着产能的扩大,该公司主导产品烧碱在东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就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不但保持了强劲的生产势头,而且保持了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
在采访的过程中,易风林多次提到,改制后的方大化工各单位都在积极对设备、工艺进行改造优化,但是“降成本、降费用”工作仍有很大的潜力空间可挖。公司在抓好中间生产管理的同时更注重抓好“采购和销售”这两个重要环节。
“倡导互利共赢理念,致力于与客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我们营销工作的原则,也是易风林董事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方大化工营销公司经理张建丽说。
不断完善销售管理制度,成立市场部,合理调配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公司利用销售部门快速传递信息,自身良好的信息沟通、反应和处理以及市场预测机制,牢牢把握商机,争夺市场“蛋糕”。
公司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畅销产品发挥区域主导优势,在稳定原有销售渠道的同时,发展新的下游用户。今年以来,仅液碱产品在大连、通辽等地就相继开发数家,月销量达20000吨;对于市场低迷的滞销产品,公司把握市场节奏做好销量与库存的战略调整,做到在高价区域销售,向市场要效益。
“越是困难,越要看到希望和机会。”易风林表示。在国内聚醚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方大化工紧紧把握聚醚产品前沿脉搏,根据用户需求,大胆探索,积极拓宽研发思路,成功研制开发出棕榈油聚醚多元醇、1020D等硬泡聚醚,丰富了聚醚系列产品种类,成为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发展绿色化工的良好开端。
把握市场时机,在产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迅速恢复原有的客户群体,开发聚醚新市场、新用户。重新恢复并开发聚醚特种牌号市场,弹性体产品在停车2年多的情况下,2011年10月份顺利投入市场,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得到用户的认可;硬泡450SP、4110A、4110C、403、365SD等也在逐步走向市场,并开始实现规模销售。2012年3万吨接枝聚醚的投产,更加齐备了公司聚醚产品的类型。新增聚醚集装箱液袋运输,拓展了运输渠道,使该公司聚醚得以顺利的销往南方沿海各地,方大化工的软泡聚醚又一次占据了市场的主要地位。不断开发新的销售区域与下游用户,公司与软泡聚醚的甘肃白银、高回弹聚醚的河北清河等地、硬泡聚醚的山东联创、营口双信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在原料采购方面,不断提高原料直供比例,实行定额承包和比价采购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原料质量、降低了采购成本。继石灰采购直供后,而且燃煤采购有了新的突破,改变了过去一直沿用从民矿采购的做法,与国矿阜新矿业签订了直供合同,燃煤质量大幅提升,保证了生产平稳运行。
危机之中,企业自我加压苦练内功,把“对标挖潜”作为工作主线,向先进企业看齐,进行全方位对标挖潜,通过自我加压,苦炼内功,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消耗定额不断刷新记录。聚醚分厂两套环氧丙烷装置的丙烯定额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树脂厂电石定额消耗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方大化工决策层认为,在面对国内化工市场偏冷的情况下,更应该牢牢地把握烧碱市场之强势,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公司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双降”热潮,进入四季度,公司再次提出了“以管促降,大干四季度,实现效益最大化”工作要求,全员围绕提高烧碱产量,降低各种消耗下功夫,运用各种提高产量的因素,保证四套电解的运转槽数,延长运转电槽的使用寿命,在强有力的措施与全员坚持不懈的拼搏与努力下,主导产品烧碱连续日产突破千吨大关,创造了日产烧碱的最高记录。烧碱产品不仅成为公司控亏增效的主打品牌、支撑点,而且创造的效益也助推公司发展步伐。2012年1-10月份,主要产品烧碱产量同比增长8.99 %。
方大化工还把技改工作重点放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解决生产安全运行瓶颈的项目上。为提高盐水质量,缩短盐水精制流程, 18万吨陶瓷膜装置的投产减少了小原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提高热电机组连续稳定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将热电厂3#机组励磁系统改造成国内较先进的自并励励磁系统,使系统结构简化,大幅减小运行和维护工作量,同时也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创日发电量历史新记录。根据生产负荷及炉机的配置,确定了5#炉、3#机运行为主的运行方式,不断调整高烟煤与褐煤的掺配比例,使蒸汽成本大幅降低,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继今年成功收购方大钛业改造投产,迅速盈利后,二期工程也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届时该装置将凭借产能及低能耗的优势跨进国内四氯化钛行业前三甲。
公司董事长易风林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并向记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方大化工将继续引导员工练内功、严管理、降成本,确保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行,抓好在建项目的投产、达产,抓住市场机遇,利用市场低迷的机会,多上项目,实现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