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12-4 来源:中盐常化 作者:张 勋 陆国明 | 在线收藏 |
---|
2012年是中盐常化“管理提升年”,为深入贯彻中盐总公司第二轮“两步走”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和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总体部署,加速创新驱动,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克服新制约,中盐常化积极落实、精细组织、周密部署,通过细化目标,强化措施,把管理创效落到实处。
强化领导 精细组织
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生产副总为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按照不同的提升方向,成立了专项提升小组,落实了责任承担部门。通过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责任,为管理提升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调整机构设置 减少管理层级
积极响应总公司提出的“实现从占有更多资源向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的号召,今年2月对金坛(常化本部)和滨江(新东公司)两大生产基地的职能部室进行了有效整合和重组,建立了“一套机构,一套人马”的运作模式,在财务、技术、营销、人力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调整撤销了二级公司部室设置,形成13个职能部室,进一步理顺了组织架构,减少了管理层级,全方位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流程
围绕“管理制度化、作业流程化”管理思想,制订和修订了《生产技术管理考核细则》、《销售管理及考核办法》、《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项目建设招标实施细则》、《项目施工工程结算办法》、《保密管理办法》、《宣传报道奖励办法》、《公务车辆管理规定》、《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制度体系,规范了管理流程,扩大了制度的覆盖范围,努力实现“事事有章可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管理效率
根据总公司“资源在系统中利用、权利在系统中受控、知识在系统中传播”信息化建设要求,扎实落实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ERP系统优势,实现远程控制,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在此基础上今年重点优化了物流、仓储、发货等流程,做到全面覆盖。二是启用了I,M office办公软件,建立了活动的日常沟通机制和组织网络,做到信息动态及时联络。三是建立了安全标准化管理软件系统,打造安全动态管理模式。同时合理利用软件功能,将月度工作安排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工作融入其中。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摈除了“信息孤岛”,无纸化办公取得了新进展,提高了管理效率。
目前,积极落实总公司“以信息化推动管理提升工作会”会议精神,对公司各类物资进行统一编码,为与总公司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协同办公作准备。
完善“三个体系” 用“标准”指导工作
公司坚持贯彻“用标准指导和约束我们的日常工作,达到标准要求”的管理理念,正在运行的有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AQ3013安全标准化体系。2012年重点做了金坛、滨江两个基地的质量、环境两个体系的整合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管理一体化进程。11月5日~8日接受并通过了第三方审核,华夏认证中心专家认为公司的质量、环境体系得到了“保持、实施和持续改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重点采用了安全标准化系统,安全标准化工作更加深入、可控。“三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融汇贯通,使公司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做到持续改善,逐步完善,不断提升。
深化对标 节能降耗
以对标管理为抓手,与历史最好水平对标,与同行先进对标,做到“全覆盖、比差距、晒指标、严考核”,开展极限式成本管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生产全程进行对标,特别是把技术进步与创新作为“追赶标杆、超越标杆”的源动力,致力于运用转化现代科技成果,用技改推动挖潜增效。实施了电槽零极距改造,进一步降低电槽运行成本,提高单槽产量;将氨(R717)制冷改用氟利昂(R22)制冷,确保冷冻生产的安全、稳定和节约能源;调整了树脂聚合配方,分散剂及其它助剂的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均有下降等等。经测算,仅离子膜法烧碱综合能耗295kg标煤/t,原盐消耗量1.465kg/t,交流电耗2228kw•h/t,均高于清洁生产指标和行业效能领跑者指标。2012年1-10月份,仅通过原材料消耗的降低,降本增效达到1350万元。
强化采购管理 严控采购成本
一是集中统一采购。公司3月份成立采购部,由原来原料、设备、劳务用品多部门、两基地分散采购转变为采购部统一采购。二是注重供方的考察评审。由党群工作部组织,使用部门、管理部门、业务专家等人员共同参加考察。合格供方评审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严格评审。三是对《招标管理办法》与《项目建设招标实施细则》进行了完善,强化招投标工作。在“三分离”原则基础上,在评标会中加入议标规定动作。同时重新梳理了非招标采购管理流程,非招标采购更加严格规范。四是创新采购模式。甲苯原料采购在原来的“小批量、多批次”采购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采购部与国贸部联动,抢抓国内、国际市场机遇,适时适量采购,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今年,各项原辅材料和备品备件经评审后确立的合格供方都有所增加,其中甲苯供方增加了10家,扩大了采购范围。钢材、仪表类物资采购价格均有下降,降幅最大的达到了40%。近两个月,仅原料采购成本就降低33万元。
强化设备管理 严控维修费用
一是每月召开设备网络会议,加强学习交流,汲取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做法。二是每月组织设备现场管理综合检查工作,加强关键设备的状态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三是合理安排维修计划,减少事后维修和委外维修,增加预知检修和自行检修,同时加强培训,提高维修质量。四是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在废旧物资中挖金淘宝。五是加强申购物资的审批。由设备部和物流部对分厂材料计划共同把关,在生成《采购申请单》之前,优先在废旧物资中选择利用,尤其是充分发掘了VCM装置拆除设备的利用价值。今年拆除回收可利用的机、电、仪等各类物资500余吨,入库各类仪表347台(套)、自控阀门452台、仪表电缆约26万米,价值约600多万元。
强化物流管理 严控物流成本
物流部于今年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在仓库、码头、运输、发货各个方面制订修订了一系列新制度,规范了流程,增强了可操作性。二是开展了清库创利工作。一方面,清理仓库物资,完善台账,特别是清理出了亏欠物资台账。另一方面加强二级库的盘点,盘点出约700万元闲置物资。目前,正在对闲置按生产所需进行合理分配,努力实现二级库零库存、取消二级库的目标。三是加强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学习,增强其专业物流技能。四是采取招标和比价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物资运价。10月份VCM运价比7月份下降了15%以上,精细产品运价下降了15%左右,液氯运价下降3~4%,PVC运价下降8%左右。
强化销售管理 深化营销增效
一是紧密跟踪市场变化,加大销售力度,配套出台了“拓展直销客户”奖励办法,充分调动销售人员全力以赴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二是坚持营销例会定价制度。在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的前提下,灵活调整产品价格,做到集体定价,系统控制。今年,公司烧碱、双氧水、聚氯乙烯树脂等产品售价在同行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三是加强客户管理。开展了客户分类评级工作,对重点客户紧跟勤访,执行“用户走访单”制度,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建议,巩固在客户中“优级供货商”的地位。顾客满意度达到93.51%,超过了质量体系中87%目标要求。五是加强了应收款的管理。由市场管理部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察,加大对应收账款清理回收力度,确保月度资金回笼率100%。六是销售公司与财务部协同开展了未提货清理工作,加强了开票管理。七是强化销售统计分析工作。每月编制《销量计划表》、《销量实绩表》、《年度销售计划进度表》,对照目标,掌控进度,强化考核。
科技引领发展 人才促进创新
为了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和项目建设中的技术瓶颈,加快公司向“新型氯碱”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东南大学、扬州大学、常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等高校和院所对接合作,加快新品开发,促进公司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 “东南大学—中盐常化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已按方案要求开展工作;“中盐常化与东南大学研发实验室” 正在加快组建实施;与东南大学共办研究生工作站的申报工作已经完成。通过合作研发,增强了公司科技创新能力,今年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三项专利。研发成果如新型催化剂等等已投入使用,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公司产品提质创效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加快人才的培养。完善了《中盐常化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充实了中盐常化青年人才库,加快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青年人才分“入职培训”、“轮岗培训”、“导师带徒”三步进行培养。目前,38位通过轮岗培训的青年大中专生,将通过考核择优转入导师带徒阶段。通过高层次优秀管理和技术专家、高级技师的“传、帮、带”,为公司生产经营、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坚持实施《内部技师评定办法》、《内部工程师晋升办法》、《专业技术专家培养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技术进步奖励办法》,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促使其在管理提升、技术开发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公司转型发展贡献才智。
细化目标 注重实效
总公司“完善对标管理,推动管理提升”会后,公司从8月起开展“双降一增活动”。各部门紧紧围绕 “双降一增”目标,全员发动,全方位挖潜。消耗控制、修旧利废、采购、运输成本控制等各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双降一增”活动以来,公司每月降本增效达100多万元。“双降一增”奖励的及时兑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降本增效的工作热情。
树立典型 互比互学
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以来,各单位交流活动开展情况成为公司每周办公例会的规定动作。精细厂在内部创新开展了“深挖潜能、勇创敢比、从我做起”等活动,在公司内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该厂通过坚持“双应”(应知应会)抽查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坚持日巡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坚持备品备件申领严格审批把关;坚持岗位轮换制度培养多面手员工;坚持细化内部考核,对班组每月考核并公示;坚持内部造树“双降一增”典型,提高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双降一增”活动以来,精细厂双氧水产品9月创造今年以来最高的产量纪录,10月份创造最低成本记录,为公司降本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管理提升 绩效源泉
通过近阶段管理提升活动的开展,找出了管理短板,止住了部分出血点,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总经理吴国新再次强调,管理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必须长期践行,不仅要从大局出发,更要在细处入手,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分钱做起,在全公司形成节俭的氛围、创新的氛围、争先的氛围,当前要按管理提升活动第二阶段“专项提升、协同推进”工作要求,重点实现“八个提升”,提高管理水平,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