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新疆后续支撑产业茁壮发展 原有支撑产业由大变强

更新日期:2013-1-4  来源:新疆经济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在12月26日召开的新疆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指出,要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继续保持石油石化产业优势地位,不断提升石油石化产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抢占技术市场制高点,做大做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及其它非石油产业。认真落实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非石油、非公有、地方中小微企业发展,尽快把这些企业培育成为拉动工业经济的增长极。>>
  煤化工,新能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制药,汽车制造……这两年,人们发现,支撑新疆经济发展的产业大军中一些不为人熟悉的“成员”忽然活跃起来,它们焕发的勃勃生机让人惊叹:新疆后续战略支撑产业正在“发育”,原有的战略支撑产业正在经历由大到强的突进。
  历经多年的不断探索,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曾经“一业独大”的新疆产业结构终于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0年,新疆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3.1%;2011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超过700亿元,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12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接近1000亿元。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新疆确定新兴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信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汽车七大产业,成为“十二五”新疆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区将在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扶持20个基地、10个产业链、30个重点骨干企业和54个重点培育企业,组成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舰队”。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新疆自治区非石油工业完成增加值1251.8亿元,增长21.4%,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1.8%,超过石油工业,实现了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在非石油工业中,有色、化工、电力、煤炭、建材、机电等行业均超过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有色行业增长最快,达到40.9%,实现产值93.5亿元。
  有色、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正在做强存量,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这样的发展思路体现在新疆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上。按照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自治区将着力支持打造石油石化、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电力、有色、机械装备制造、钢铁、建材、特色轻工8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2012年,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等地重大产业新闻不断。
  令人关注的是,这些产业新闻不再是石油石化等以往人们印象中新疆传统的强势产业,而是先进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煤化工等新疆产业大军中的“新角色”。
  这些“新角色”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是靠其现在的模样,而是人们看到了它们光明的未来。
  “尽管新兴产业目前在我区产业结构当中所占的比重还不算大,但其产业前景应该是非常广阔的。”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永明作出这样的评价。
  数据显示,2010年,新疆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3.1%;2011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超过700亿元,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12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接近1000亿元。
  新兴产业崛起态势喜人,有色、钢铁、化工、电力等新疆传统强势产业出现的新变化同样吸引眼球。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新疆仍保持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工业率先企稳向好功不可没。支撑工业企稳走高的主要原因正是来自于有色、化工、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的贡献。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自治区非石油工业完成增加值1251.8亿元,增长21.4%,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1.8%,超过石油工业,实现了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在非石油工业中,有色、化工、电力、煤炭、建材、机电等行业均超过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有色行业增长最快,达到40.9%,实现产值93.5亿元。
  但凡说到新疆,必提矿产资源。新疆被列为国内有色金属资源的接替区,探明资源总储量679.8万吨,远景储量16515万吨。同时,历经60多年的发展,新疆有色工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探采选冶及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体系,涌现出新疆有色集团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一批规范、完善、配套的有色金属工业园区。2010年,全疆有色金属工业成规模的矿山企业59家,矿山开发量达800万吨。有色冶金企业12家,铜、镍、铅、锌、铝、冶金及加工的产量达到13万吨。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国家赋予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特殊的发展政策,鼓励利用新疆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发展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的冶炼项目等。
  “当前,新疆有色产品还是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集中在上游,深加工和应用领域开发较为薄弱。新疆有色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转型升级。”新疆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会长、新疆有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泽说。
  作为全疆最大的有色工业企业,新疆有色集团率先垂范,转型升级。袁泽谈到与中国锂源动力集团的合作时表示,新材料、新能源在未来有巨大市场和商机,中国锂源动力集团在技术方面有优势,而新疆有色集团公司拥有在上游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双方的“强强联手”势必实现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的转换。
  6月18日,中电投集团实施重组新疆化工集团成立的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标志着中电投将加快建设新疆现代煤电化产业基地。
  7月10日,新疆三大能源国企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体在乌鲁木齐成立。其中,新疆中泰集团负责推进煤化工、石化、氯碱产业发展。至此,新疆本土上市公司中的新疆天业(600075,股吧)、中泰化学(002092,股吧)、广汇能源(600256,股吧)、百花村(600721,股吧)和伊力特(600197,股吧)等均涉足煤化工行业。
  与这些新闻相伴的是,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支持新疆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疆煤化工等12个产业发展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新疆已确定“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传统煤化工技术水平,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和煤基多联产七大产业链,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对此,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宁说,新疆发展煤化工具备资源优势,但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借助企业来开拓市场,大企业大集团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介入,是煤化工行业升级换代的一个良好契机,有利于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新工艺。
  一连串的产业事件,看上去各自孤立,实际上有一条线索在其中若隐若现。
  在传统化学工业展开以现代煤化工为主导的结构调整之时,石油石化产业也闻风而动。
  2012年,随着蓝山屯河化工5000吨/年PBS等15个项目的建成,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中石油阿克苏大化肥项目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1—11月,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05.20亿元,同比增长7.40%。2012年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600亿元,增速8%左右。
  12月初召开的自治区石油石化下游产业座谈会明确提出,新疆将持续大力推进疆内外企业参与石油石化下游产品开发,增加油气资源在疆内的加工量,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群。鼓励石化企业走石化下游和煤化工下游相结合之路,打造独具新疆特色的石化和煤化工相结合的下游产业链。
  近两年随着国家“疆电外送”、“西气东输”等一批大项目上马,煤制气、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等一批现代产业在新疆启动,对钢铁的需求进一步增大。目前,新疆钢铁产业已经由过去八钢“一枝独秀”的格局转变为以八钢为龙头、多家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产能规模扩大的同时,产品也在加快升级换代。
  有色、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正在做强存量,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这样的发展思路体现在新疆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上。按照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自治区将着力支持打造石油石化、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电力、有色、机械装备制造、钢铁、建材、特色轻工8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一个地区的产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才能有参与产业的竞争能力和优势。产业规模跨越千亿元门槛,既是量的巨变,也是质的飞跃。要把发展的重点从石油工业扩大到煤化工、电力、钢铁、有色、纺织,从石油工业"一枝独秀"到各个特色产业"百花齐放",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不断健全产业集群,才能壮大产业体系总体规模,才能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总体竞争实力。”王永明说。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