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发展迅猛 年增长率超过15%
日期:2015-11-16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以及国际氟化工工业向中国转移,这些年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发展迅猛,年增长率超过15%,成为化工行业中增长迅速的一个子行业,也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工业行业之一。
目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无机氟化工行业还能否一枝独秀,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十三五”行业发展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行业分化冰火两重天
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栗歆时了解到,目前国内无机氟化工行业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产业的发展,一些为之配套的含氟原材料产品、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特种气体、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销售良好,价格坚挺。这些产品均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产销两旺,效益颇丰。另一方面,由于前些年行业产能持续高速增长,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初级低端无机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市场价格下跌,企业间竞争加剧,使不少企业陷入亏损困境。行业去产能化、去库存化的任务艰巨。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内无机氟化工企业经过不懈努力,使部分高端产品技术实现了可喜的突破。如电子级氟化氢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改变了过去全部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锂电池的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锂技术自主开发成功并实现规模化生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国内市场价格由原来的每吨40多万元降到目前的11万元左右,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使国产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现实。锂电池级氟化锂产品生产打破了国外垄断,满足了国内电子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国内共生产电子级氢氟酸3.95万吨,生产六氟磷酸锂4800吨。这些产品均供不应求,而且有大量出口。
与此同时,由于前几年拥有氟资源的省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跃进式发展,目前受已有装置产能释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诸多因素影响,无机氟化工市场需求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萤石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国外氟化工巨头纷纷在中国投资建设项目,国内无机氟化工企业生存空间受到大幅挤压。
关于国内初级低端无机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企业停产减产的情况,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氟化工分会副会长、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红军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最新数据:2015年1~6月,国内氢氟酸产量83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46%;冰晶石产量6.14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29%;氟化铝产量33.73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26.5%;氟化钠产量2.5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36%;氟硅酸钠产量12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48%;其他无机氟化物产量8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48%。
当前,国内低端无机氟化工产品过剩严重,企业间竞争加剧。图为氢氟酸产品。
产能过剩重创小企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国内无机氟化工行业发展遇到的主要瓶颈,就是缺乏先进技术、缺乏拳头产品、自主创新不足。氟化工技术是当今世界尖端技术之一,引进难度大,代价高。国际上氟化工产品的技术和装备主要被美国杜邦、法国阿托等7大公司所垄断,他们对生产和装备技术的封锁十分严密,一般不转让高档次的氟化工产品技术。与国外相比,我国无机氟化工虽然具有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但在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质量品种、研发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距。氟化工的高技术特点,决定了其高投入的特点。国外著名氟化工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均超过其销售收入的10%,而国内企业这一数据平均只有5%左右,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能靠仿制过日子。
同时,国内无机氟化工行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普遍存在布局分散、工艺技术落后、品种少、消耗高、污染重、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问题。由于市场上普通的工业级氢氟酸严重过剩、电子级氢氟酸供不应求,现在一些厂商用工业级氢氟酸加兑纯水冒充电子级氢氟酸,损害了国产电子级氢氟酸产品的信誉,应引起行业重视。
专家指出,“十三五”期间要解决无机氟化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立足科技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相较其他行业,无机氟化工行业更需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考虑到国内无机氟化工行业基础相对薄弱,开展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扶持。
首先,国家需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引导国内无机氟化工行业加强氟资源开发和保护,积极开展与磷化工、氯碱化工、有机硅等关联行业的高度融合,杜绝氟资源过度开发和简单出口贸易,不断降低对萤石的依赖度,提高氟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大力鼓励国内企业投资或掌控国外萤石资源。
其次,国家需要统筹兼顾,根据区域职能规划,逐步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并通过税收、土地、金融、奖惩政策等多种措施,淘汰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的装置,倒逼企业积极实施科技创新。
最后,国家需要从更高层面上组织力量筹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的集成、整合、共享,着力解决无机氟化工行业内的共性难题及制约发展的关键性技术。
要有效破解无机氟化工转型升级的难题,离不开高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一方面,行业和企业在保持化工、机械、军工、建筑等传统应用领域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细化市场及挖掘下游市场深加工等方式,精心培育新的市场销售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紧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新能源、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开发锂电池用含氟材料、除尘和水处理用氟材料、高端电子通信用氟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用氟材料、航空航天用特种氟材料、医药或农药用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液晶材料、含氟织物整理剂等高新产品。
开拓创新才能迎来春天
记者看到,有些氟化工企业则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实现了企业腾飞。
近年来,多氟多致力于向新能源转型,目前已形成从上游锂电池材料到下游动力锂电池的完整产业链。记者还注意到,就在今年5月,多氟多通过股权收购及货币增资方式,出资1.5亿元获得河北红星汽车72.5%的股权。对于此次收购,多氟多在公告中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政策支持并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公司从前端电子级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正极材料、动力锂电池做起,具备前端产品产业、规模和市场优势,进而研发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和电池组,具有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无机氟化工的发展,务必把科技创新、开拓新产品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摈弃简单的仿制拷贝、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才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