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5-3 来源:四平昊华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四平昊华公司“二十万吨”氯碱装置自2008年开车以来,运行始终处于安全平稳状态,目前,2台离子膜电解槽运行电流11.8千安,6台膜极距电解槽平均运行电流13.5千安培,装置运行达到历史最高负荷。电解电耗明显下降,吨碱降低90千瓦时,月节约电费756000元。装置的高效运行,除依靠技改支撑以外,该分厂电解槽日常精细化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开车至今,该分厂为控制电耗实施了一系列细化管理指标,探寻最佳配置,统筹兼顾生产的每一关键点,执行严格的工艺指标要求,提高操作工的操作水平……摸索最佳运行槽温,严格控制温度范围85—86℃之间,主控员精心操作,保证现负荷电耗2156千万时/吨,达到了同行业先进水平。合理调控出槽碱浓度,达到31.7—31.8%之间,相比以往32%浓度指标,细化合格范围0.3%,这不仅保证了客户需要,同时降低了电耗,延长了离子膜的使用寿命,其合理性、经济性作用凸显,0.3%浓度换取节约效益42000元/月。
同时,各工序密切协作关注各项指标,严控一次盐水和二次盐水质量。增加入槽盐水质量监测,由原来的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三次,主控员工紧盯化验数据,发现指标轻微波动及时调整。
针对电解生产的特点,选拔业务好、责任心强、善于学习、工作细心的员工录用到电解岗位,对主控岗位更是通过层层的“政审”及笔试择优竞聘。高素质的员工对电解槽安全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现场巡检员工总会在第一时间发现腐蚀造成的滴漏,并进行处理。2月初,正值北方寒冬,在一次巡检中,夜班员工发现碱液循环槽液位零点漂移,造成实际液位与DCS显示不符,这次源于传输液位信息的硅油遇到骤冷天气出现的问题,由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保证了生产安全平稳。
据了解,该分厂还将以电解降耗和延长膜寿命为抓手,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精细管理,保证生产正常,产生更多的潜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