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限制低热值煤炭进口 加剧煤电企业博弈
更新日期:2013-6-14 来源:新华08网 作者:范珊珊 |
在线收藏 |
|
近日,《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行业主管部门酝酿调整商品煤进口政策,拟对低热值煤炭进口予以限制。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制定,旨在规范商品煤质量管理和流通秩序,有望使动力煤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促进煤炭清洁利用。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拟限制热值低于4544大卡、含硫量高于1%、灰分高于25%的煤炭进口,要求不满足最低质量条件的商品煤应通过高效环保技术就地利用,全硫分较高的动力用商品煤定点供应给装有高效脱硫及硫资源回收装置的用煤企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暂行办法的制定对进口煤质量实行了严格管理,也对国内煤的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以及使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对以后规范商品煤的质量管理和加强进口动力煤是一个很好的约束。
不少煤炭企业十分支持限制煤炭进口,特别是低热值煤炭进口。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华炜就指出,进口煤大幅增长是造成我国煤炭行业这一轮困难局面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造成进口煤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煤炭“促进抑出”政策、国内煤炭结构性需求、国外煤炭供给相对过剩、国外煤炭价格优势等。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煤达1.1亿吨,同比增长25.6%。由于当前煤炭产业仍处于寒冬期,煤炭市场需求疲软,煤炭价格持续低位徘徊,而进口煤的大量涌入,更使已经处于寒冬期的煤炭产业雪上加霜。
与煤炭企业对限制低热值煤进口的大力支持不同,电力企业对于这一征求意见稿似乎并不买账。有消息称,目前,五大电力集团——中电投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已经联名上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反对拟限制低热值煤炭进口的提议。
据介绍,近年来,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低热值煤炭大量进入我国市场,这些煤炭进口价格相对便宜,而且主要用做配煤,相对于国内低卡动力煤更具成本优势,进口量随之逐年攀升。
电力企业认为,为进口煤设限不符合市场规律,同时对环境保护作用很小。国电电力董秘陈景东对媒体表示,煤炭进口不应该限制热值,因为电力企业会判断单位货币的热值,如果热值低,价格就低,那么单位货币的热值也是合算的。因此,煤炭应该以价格来定,而不是按照热值高低。
也有电企专家指出,为进口煤设限,以及对煤炭进口商设定准入门槛,可能导致煤炭进口资格逐渐被少数大型进口商所控制,进而引发进口煤价格提升,带动国内煤价水涨船高,这将使火力发电成本增加,使火电盈利再次陷入困境。
此外,由于前几年国家鼓励煤炭进口,许多火电厂的锅炉根据进口煤种做了改造。限制低热值煤炭进口后,这些火电厂不得不花费巨资重新改造锅炉。这也是电力企业反对对进口煤设限的又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