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W氢燃料发电站商业运行氯碱副产氢实现资源化利用
日期:2016-10-18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10月14日,全球首座2MW质子膜(PEM)氢燃料电池发电站在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实现商业化运行,用于副产氢气的增值利用,每年可产生2MW的清洁电力。业内人士表示,该装置的稳定运行,开创了氯碱行业以氢气作为能源和资源利用的新篇章,其发电量不仅能满足企业所有生产流程中20%的电力需求,而且完全不排放温室气体。
“目前国内很多氯碱企业只关注氯和碱产品,往往忽略副产氢气的价值所在,氢气利用很不充分,甚至有大量氢气被白白放空。选择合理的氢气利用方案,不仅可以避免氢气资源的浪费,还能提高氢气的利用价值,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和节能减排力度。众所周知,电力成本占到氯碱企业总成本的50%以上,氢气又是氯碱重要的联产物,将氢气与发电结合,是一种清洁、高效和低碳的生产组合方式。”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鑫告诉记者。
据了解,项目由营创三征引进荷兰三方装置技术,利用营创三征氯碱副产氢气资源而建成。荷兰氢电公司(Nedstack)的“棚电”(PEM,质子交换膜氢能发电)技术是利用氢气和氧气反应发电,并产生热能和纯净水的过程。每个电池单元的核心包括电解质和两个电极,在正电极氢气会被氧化,同时在负极氧气会被还原。被氧化的氢离子(质子)通过电解质从电极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与被还原的氧离子结合生成水。
营创三征公司董事长刘至寻介绍,氢燃料电池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利用氢能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4年,营创三征与MSTA和Nedstack达成合作,并获得了欧盟FCH—JU计划以及中国国家节能资金支持。该设备设计年产能为2MW,氢气消耗量1440Nm3/h,空气消耗量7200Nm3/h,年发电能力(年工作8000小时)为16000MW,年节约电费(按照每千瓦时电0.52元计算)为832万元,且氢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