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11-15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传统化工产业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高消耗。在人们的印象中,污水横流、怪味四溢、粉尘满天就是传统化工行业的代名词。然而,在化工企业林立的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你看到的却是天蓝水碧、鸟语花香。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始终坚持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循环产业”,这让临港开发区“美起来”成为可能。
“循环产业”是临港开发区始终追求的目标和立区之本。临港开发区以循环经济发展为根本,按照“五个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提出了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环境保护、物流传输、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现在临港开发区的循环经济进入了“圈”时代,建立起以“三圈”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经济体系。目前园区已逐步建成了企业内部、开发区内部、开发区与周边社会3个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如,河北临港化工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三聚氯氰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盐,经过去杂质处理,可回收利用作为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的原料,每年可节省原料资金2000万元,实现了企业内部循环。开发区内部企业之间,冀中能源集团金牛化工公司生产的氯气供给中国化工集团沧州大化公司TDI使用;TDI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4万吨氯化氢,通过管道直接供给金牛化工的PVC作为原料使用。这样,TDI免去了氯化氢的回收装置,PVC也不需再设氯化氢的生成装置,实现了企业间产品的有效循环利用。以市场价格计算,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为形成与周边社会的循环发展模式,园区还将钢厂、电厂及所有化工企业的矿渣、粉煤灰等收集生产水泥、建筑砌块。电厂余热进行海水淡化后供给化工企业,淡化后的浓盐水给盐场晒盐,从而节约大量初级晒盐蒸发池,余出大量土地搞工业建设。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彰显了产业特色,又提升了产业聚集和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2012年8月,临港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批准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总投资266亿元的22个重点循环化改造项目获批,启动资金2000万元已经到位,循环经济建设进入全新阶段。“循环产业”的美丽画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精彩!到“十二五”末,临港开发区废水、废气、废渣治理率将达到100%;单位增加值能耗低于国家同行业平均水平18%,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低于国家同行业平均水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