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山东出台指导计划助化工等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更新日期:2013-11-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经信委获悉,《山东省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计划》(简称《计划》)近日正式下发,提出重点实施“六个一批”计划,力争到2015年末,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6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计划》提出,根据山东省六大传统产业实际情况,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进退并转、分类指导”的路子,分行业推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做强一批新特优产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完善一批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集群、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等“六个一批”计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计划》,山东将逐步攻克清洁油品生产技术,先进缓释、控释等长效新型肥料工业化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高铁、海洋工程、核电、高等级造船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钢等新特优产品,组建形成山东钢铁、淄博齐鑫、潍坊钢铁、邹平钢铁、鲁中钢铁、临沂钢铁等六大集团,重点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产加工集群、潍坊、日照、临沂等农业装备产业集群
    在备受关注的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计划》指出,将加大淘汰年产1万吨及以下废纸制浆生产线、元素氯漂白工艺技术力度;淘汰直接接触饮料和食品的聚氯乙烯(PVC)包装制品;落实《山东省钢铁产业淘汰压缩落后产能实施方案》,严格落后产能标准,优化实施方案;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铸造铁企业除外)等一批高炉、转炉、电炉;2013年年底前淘汰全部水泥立窑。
    山东省明确,通过一系列举措,在2012年基础上,到2015年末,山东六大传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3万亿元、利税1.2万亿元,分别年均递增13.5%和12%,同时落后产能有序淘汰,衍生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明显优化。

相关内容摘选:
重点任务
(一)攻克一批关键技术。
4.化工。
  重点攻克清洁油品生产技术,先进缓释、控释等长效新型肥料工业化技术,无汞触媒生产聚氯乙烯(PVC)技术,汽车及高速列车用橡胶制品系列化、高性能化产品制备及应用技术,轮胎全自动化生产装备及关键技术,聚烯烃等通用树脂高性能化技术,氢化丁氰、卤化丁基、高性能乙丙、氯化丁基等特种橡胶制备关键技术,特种异氰酸酯、己二腈、非光气法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无毒脱硝催化剂、高性能氟/硅树脂、生物尼龙等高端化工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离子膜性能优化技术,以及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备关键技术等。
(二)做强一批新特优产品。
4.化工。
  重点发展高效缓控型氮肥,节油、缺气保用等高性能绿色环保安全轮胎,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等绿色复合型橡胶助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异氰酸酯及高性能聚氨酯材料,绿色制冷剂、织物整理剂等新型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乙烯树脂及改性材料,高吸水性树脂,烧碱用离子交换、中空纤维超/微滤、均相阴离子交换等膜材料,乙丙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稀土顺丁橡胶等特种橡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乳酸等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塑性硫化橡胶(TPV)、丙烯酸酯橡胶(ACM)等高性能弹性体,芳纶1313/1414、T700级碳纤维、长链二元酸等化工新材料。
(三)壮大一批骨干企业。
4.化工。
  重点加强东明石化、金诚石化、利华益、昌邑石化、京博石化、弘润石化、正和集团、垦利石化、恒源石化、石大科技等企业现有一次加工配套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支持鲁西化工、华鲁恒升、东平瑞星、联盟化工、阳煤平原、明水大化、兖矿鲁南等企业,积极发展洁净煤气化技术,加强新型功能肥料二次开发生产。支持海化集团、东岳集团、海力化工、万华集团、德州实华、新龙电化、中联化学、金威煤电、海晶化工等企业,推动氯碱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支持三角集团、玲珑集团、青岛赛轮、恒丰橡塑、金宇轮胎、恒宇橡胶、枣庄八一、玉皇化工、尚舜化工、圣奥化工等企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轮胎及其它橡胶制品、橡胶助剂名牌。支持拓展纤维、龙口道恩、洪业化工等企业,向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方向发展。
(四)完善一批产业链。
4.化工。
  石化。依托原油炼制-清洁油品、有机原料-合成材料两大产业链,进一步提高炼化一体化能力。重点加强烯烃、烷烃、芳烃等下游产品深度开发,积极发展国内缺口较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和高端有机化工产品,进一步丰富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下游深加工产品的种类,提高应用性能。
  氯碱行业。依托原盐-烧碱/氯气-耗氯产品产业链,重点加强高附加值耗氯/耗碱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进聚氯乙烯产品的精细化、专用化和系列化。
  化肥。依托煤炭-合成气-碳一化工产业链,重点以洁净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积极发展羰基化、氨基化等深加工下游产品,加大新型有机肥料生产推广。化工新材料。进一步加强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的适度错位、协调发展,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重点培育高性能氟硅材料、特种橡胶、新型聚氨酯材料、工程塑料、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积极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生产呋喃树脂、酚醛树脂的生物质化工新材料等。
(五)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4.化工。
  进一步完善炼化一体化水平,培育青岛、东营、淄博、日照、东明、潍坊、滨州、烟台等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先进煤气化为先导,培育滕州、邹城、巨野、郓城等化工园区的发展水平,建成国家级鲁南煤化工产业集群;进一步搞好盐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的结合,建设烟台聚氨酯新材料产业集群、黄河三角洲地区氯碱产业集群、鲁中地区氟硅材料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山东半岛地区轮胎产业集群和鲁北地区轮胎产业集群。
(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4.化工。
  逐步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主产品为尿素的8万吨/年及以下合成氨装置;淘汰隔膜法烧碱、50万条/年及以下的斜交轮胎等生产装置;淘汰小包装(1公斤及以下)农药产品手工包(灌)装工艺及设备,雷蒙机法生产农药粉剂等装置。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