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借百万吨乙烯项目发展化工产业集群
更新日期:2013-12-25 来源:天津北方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着力打造乙烯工程,其中最为核心的100万吨乙烯工程,由中国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按股份50:50合建经营,这也就是中沙石化天津“大乙烯”项目。
中沙石化天津“大乙烯”生产装置包括年产100万吨乙烯装置等8套主要生产装置及配套的厂内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百万吨乙烯装置于2010年1月16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首次开车用时最短和北方地区冬季开车的记录。
在8套主装置中,45万吨聚丙烯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套装置,高密度聚乙烯是世界上最大的装置之一,苯酚丙酮也属世界较大规模。装置均采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产品性能好,大多填补国内空白。由于产量大,部分产品除自用外,还进行外卖。如聚合级乙烯产品除自供给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外,还通过管送至天津大沽化工厂。氢气除自供给乙烯装置、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外,还通过管送至天津石化炼油装置。目前,“大乙烯”每年可生产包括乙烯在内的各类基础化工原料320万吨。
“大乙烯”投产以来,中沙石化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累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2000余万元,苯酚丙酮焚烧炉改造、恶臭治理等环保项目先后实施,大大改善了界区环境。几年来,外排指标在均达国家和地方二级标准的前提下,COD由三年前的42.05 mg/L下降到37.77 mg/L,NOX由128.89下降到84.69 mg/L,SO2由166.2下降到29.29 mg/L。累计使用淡化海水5401万吨,相当于节约同等数量的新鲜水,有效节约了资源,履行着社会责任。
由于石化企业用电量较大,公司还通过与山东某企业合作,利用节能电泵优势和有效利用蒸汽,为公司每月节电可达20%。通过上述废气、水汽节省措施,目前年均节水、节电效果提高20%,乙烯单个装置每月可节省15kg标油/每吨乙烯。
除在节约资源方面不断采取新措施外,中沙石化还在提高乙烯收率上做出相应努力。目前,中沙石化正尝试采取逐步分子裂解方式,从C1—C9进行分开裂解,以便取得更好的乙烯收率,提高产品品质。
中沙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3年11月,中沙石化累计生产乙烯390万吨,主要化工产品产量1405万吨,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237.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