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化工等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实现稳步增长
更新日期:2014-1-10 来源:经济导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2013年山东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消费类产品和适销产品行业稳定增长,部分困难行业呈现回暖迹象,预计全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5%左右。”山东省经信委主任郭述禹在2013年12月30日举行的全省经信工作会议上透露,2013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5%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以上。
郭述禹告诉记者,总体来看,2013年山东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向好 发展,特别是大企业整体素质提升较快,预计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30户,较2012年增加7户。山东能源集团、魏桥集团再次入围年度世界500强,46家企业入围年度中国企业500强。预计全年新增中小企业7万户、总数达到88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总量占全省的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5%以上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和营销,累计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和应用示范企业100多家。
2013年1至11月,全省41个行业中有38个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92.7%,重点调度的120种产品中有81种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67.5%。预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万亿元以上、利润8000亿元以上,均增长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降低0.5个百分点。
轻工、纺织、医药、电子等消费类产品及机械、汽车、化工、有色等行业适销产品生产稳定增长。钢铁、建材、载货汽车、工程机械等投资关联行业以及船舶、轨道交通行业产销形势总体稳定。造船工业新承接订单明显增加,截至去年10月末,船舶企业新承接订单35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0%;去年1至11月,船舶产量311.3万载重吨、增长9.6%。
“但山东工业经济同时面临重型工业结构调整困难、工业中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多、企业创新活力相对不足、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持续增强等问题。”郭述禹表示,山东盐化工、煤化工、石油炼化等行业普遍出现产能利用率不足情况。其中,纯碱和烧碱企业产能利用率70%左右,炼化企业60%左右。这些行业一旦产品价格有回升迹象,很快就因企业生产增加导致价格再度回落,价格转暖支撑乏力。
与此同时,多重因素叠加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难度和风险。据青岛市副市长李成钢介绍,近两年青岛企业人工成本支出年均上升15%以上,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20%至30%,运输价格上涨推高企业物流成本。出口拉动作用减弱。2013年前11个月,青岛市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4%,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已从2006年的26.2%下降至13%,出口对工业增长转为负向拉动。
济南市副市长苏树伟表示,资源环境约束等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叠加,制约着工业的发展。济南轻重工业比长期在3∶7水平徘徊,钢铁和水泥两大产业产值占比在15%左右,国家加大大气污染源头的治理,“三高”工业企业受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