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工理事会预测全球化工行业已步入上行周期
更新日期:2014-1-14 来源:中化新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近日,美国化工理事会(ACC)的经济学家们预测,全球化工业循环周期已开始步入上行通道。世界范围内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利于经济前景向好。特别是美国化学工业将利用页岩气革命的巨大优势加快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于全球化工行业来说,可谓是异常艰难。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世界各地现货化工品价格一改疲软走势而普遍上行,表明需求在增加。2013年年底提振市场信心的为数不多的加分点主要是: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增长、欧洲开始走出衰退和中国经济活力有所增强。现在看来,全球化工行业前景仍然乌云密布,各地区情况也将不尽相同,但整体将呈现上行走势。美国化学工业的经济学家较为乐观,但欧洲情况仍然不佳,虽然有分析师对欧元区经济困境问题将得到控制和经济将恢复增长充满信心。
美国化学理事会(ACC)的经济学家们预测说,全球化工业循环周期已开始步入上行通道。世界范围内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利于经济前景向好。特别是美国化学工业将基于页岩气革命的巨大优势加快发展。而紧缩措施仍然会抑制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策对化学品生产商影响最直接。得益于页岩气大发展,美国的能源及化工企业如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纷纷出手,豪掷数十亿美元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新建乙烷裂解装置。
2008年时,美国化学理事会的成员几乎看不到任何新投资。据美国化学理事会统计,未来5年美国新增乙烯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年,投资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石化业的目标是,未来几年内将美国打造成全球主要石化产品出口国。 欧洲化学工业经过艰难的2013年之后,预计今年部分化学品产量可能出现强劲增长,但化工全行业全面恢复增长时机还没有到来,由于一些关键终端市场,如建筑和汽车行业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目前欧洲化工市场可谓是内困外患,一方面区内市场需求不振,而外部环境竞争激烈,特别是美国页岩气和世界其他地区能源和燃料价格相对便宜使得欧洲化工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从欧洲角度来看,强劲的需求增长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欧洲石化业要继续生存,还须通过行业自身整合,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今年的欧洲石化协会年会上呼吁,面对来自美国页岩气的挑战,欧洲石化部门必须做出改变,摆脱低利润的石化产品,专注利润效益高的产品才是生存之道。实际上,欧洲石化业者也在展开自我救赎。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的数据显示,欧洲的一些大型化学公司2013年在美国的投资占比已升至25%,而4-5年前,这个比例还不超过10%。巴斯夫就充分地利用了美国原料优势,将其在美国的一个石油脑裂解装置改造为乙烷裂解装置。
对于化学品生产商来说,将继续利用新兴经济体经济较快发展的环境来捕捉市场机会。Cefic于2013年6月发表的预测报告称,2013年欧盟化学品产量将继续缩减,但2014年可能会增长1.5%。巴斯夫首席执行官库尔特•博克在10月份重申了对2014年前景持谨慎态度,认为宏观经济方向仍然存高度不确定性。
据ACC报告称,2013年美国化学品产量将继续增长,由2012年的0.1%升至1.6%。预计2014年化学品产量将增加2.5%,到2015年产量可能继续增长3.5%。
ACC首席经济学家凯文•斯威夫特指出,“美国化工行业可能正经历新的暴涨期,经过十年的沉寂,化工业又重新崛起并将带动制造业复兴。”美国化工行业的复苏表现就是大量投资进入该领域,2011年美国化工业资本支出上升了14.9 %,2012年增长16.9%,2013年预计将再增10.0%至424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美国化工业资本支出还将保持8%的年均增速。
与此同时,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12月预测说,2014年德国化学品产量将增长2.0%,预期销售收入将增长1.5%达1910亿欧元(约合2620亿美元)。“德国化学工业预期向好发展—但是上升过程还将非常缓慢, ” VCI主席卡尔•路德维希•克利表示。该协会认为,全球经济已经走出低谷,绝大多数VCI成员企业也认为化工业务将开始回升。
VCI数据显示,德国2013年化学品产量(不含制药)增加了1.0%,如果包括制药则德国2013年化学品产量增长了1.5%。化工整体销售收入增加了0.5%达1877亿欧元,但国外销售额未增加仍为1130亿欧元。德国2013年化工产能利用率为84%。
VCI预测报告还称,2014年全球化学品(包括制药)产量将增长4.5%,将与2013年预期产量增幅接近。2014年欧盟化学品产量增速将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即由2013年的0.5%提高到1.5%水平。2014年美国化学品产量增幅预期从2013年的1.0 %增至2.0%,而中国增速将从2013年的12.0%降至2014年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