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企大步迈进新兴产业 多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新日期:2014-1-26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赵淑玲 |
在线收藏 |
|
新年伊始,位于吉林化工园区的吉神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项目已打通流程,水联运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作为环氧丙烷产业链的龙头,其投产将带动以聚醚及聚氨酯为延展,以双氧水、制氢制氮为配套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吉林化工行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又一力作。
这仅仅是吉林化企面对持续低迷的化工市场,着眼未来,布局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的可喜成绩之一。依托现有的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吉林化企已经打响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攻坚战,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发展精细化工 延长产业链条
作为重化工城市,吉林市基础化工原料比重大、产业链条短、精细化不足、附加值低等短板一直制约化工行业健康发展,为此他们采取措施,在发展精细化工上下功夫,以此来推动化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年产2.8万吨聚丙烯酰胺项目一期工程去年底顺利达产,为2014年献上一份厚礼。
据了解,四川光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油田化学剂研发方面技术力量雄厚。“虽然国内聚丙烯酰胺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凭借技术优势,我们的产品投放市场后就供不应求。”该公司总经理杨明树说。
除了技术优势,该公司与吉林石化丙烯腈厂毗邻,每吨原料可节省四五百元运费,对生产大宗产品的化工企业来说,可降低不少成本。同时该公司主要客户是中海油和大庆油田,一南一北两个市场,也正好在合理运输范围之内。
“我们将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保持在油田化学剂领域的技术优势,力争在三五年内成为行业龙头。”杨明树对未来充满信心。
和四川亚光一样,聚源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瞄准精细深加工,投资20亿元加紧建设年产37万吨聚醚多元醇和24.8万吨接枝聚醚项目,届时将成为丙烯产业链的精细环节。
“虽然聚醚多醇产能不断扩张,行业竞争加剧,但在高端产品上,国内仍有广阔发展空间。我们着眼满足国内这部分需求,引进国外技术,在聚氨酯工业发展和吉林省发展汽车工业、石化业的需求上做文章,提高企业的精细化工发展和优化升级。”该公司总经理樊树权说。
发展新兴材料 构建碳纤维高地
除了在精细化工方面取得的成绩,吉林化企还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新兴材料。目前在了碳纤维产业上已经形成全国最完整的产业链条,多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作为全国碳纤维碳谷,吉林市在碳纤维研发、生产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底,位于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碳纤维公共应用研发服务平台一期工程竣工。
“该平台得到国内多所著名高校的技术支持,对项目和资本的吸引力迅速显现。目前,西科碳纤维技术开发、润能高新技术纤维、千祥电力发展3家公司将正式进驻。平台2014年投入运行后,将加速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等下游产品开发,以市场之力拉动整个碳纤维产业发展。”经开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石玉军说。
不仅如此,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吉林市大力发展聚酰亚胺纤维、差别化纤维、玄武岩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等高新技术纤维产业,从而形成集群优势。
华研碳纤维公司投资建设了碳纤维产业基地,作为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碳纤维片状模塑料生产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专利。碳纤维片状模塑料也只是一种原料,华研碳纤维已经用这种原料研发生产出多种性能优异的产品。他们生产的刹车片寿命是普通刹车片的2倍,市场潜力巨大。
去年底,吉林石化纤维新型复合材料试验装置已生产出合格产品。这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将形成年产10万平方米碳布和年产10吨短切纤维的生产能力,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我们复合材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推广,一是碳纤维连续抽油杆项目,去年11月底在新疆油田开展井下试验;二是碳纤维扶正器项目,该项目已经在吉林油田完成井下试验,下一步准备在中油内部油田推广应用。同时,我们计划在年内开始全面推广应用碳布和短切纤维。”该项目技术人员王立伟满怀信心地说。
进军生物化工 发展循环经济
生物化工也是吉林的优势产业,该省依托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以及技术、产业链优势,发展势头强劲。仅吉林市经济开发区,吉林燃料乙醇、博大生化、吉林沱牌等企业总产能就达90余万吨,总产值60多亿元。
为拉长生物化工产业链,该区推进众鑫化工、博海生化两家企业生物法制环氧乙烷项目及下游项目建设,已初步形成了酶制剂-生物法乙醇-环氧乙烷-醇醚-表面活性剂的完整产业链。经开区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生物化工打造成百亿元产业。
在众鑫化工,环氧乙烷生产装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众鑫原来主要生产水泥减水剂,为此每年需外购5000吨环氧乙烷做原料。去年,众鑫投资10.8亿元,上了年产12万吨环氧乙烷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壳牌公司生物乙醇法制环氧乙烷工艺技术,走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石玉军介绍,过去,众鑫和经开区内的奥克新材料、怡达化工、遨通化工等企业都需采购吉化生产的环氧乙烷,致使环氧乙烷经常供不应求。众鑫新上的环氧乙烷项目全部达产后,除了自用,还可供给其他企业,缓解后者原料不足的情况,促进经开区环氧乙烷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壮大发展。
中粮能源生化(榆树)建设的年产1万吨聚乳酸项目也格外抢眼,该项目土建工程已开工,预计今年下半年竣工投产。另外,吉林省另一家生物化工产业龙头企业——大成集团也启动了聚乳酸项目的前期工作。吉林化企进军新兴产业可谓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