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2-14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李文峰 | 在线收藏 |
---|
2月8日,笔者从山东省石化协会了解到,去年该省化工行业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强劲势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13年,山东化企完成销售收入26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实现利润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山东省继续保持化工第一大省的地位。山东省石化协会规划发展部主任乔法兴表示,作为化工大省,山东化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安全环保、平稳运行为着力点,抓住调整机遇,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全省化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品升级注活力
山东是化肥和氯碱等化工产品产能大省,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空间收窄,这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为此,山东化企打响结构调整攻坚战,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新龙集团就是其中一家氯碱企业,按照“改造、调整、转移”的发展方针,企业建设了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装置,置换了能耗高、效益低的隔膜烧碱装置;规划实施了年产6万吨三氯氢硅、6万吨三氯乙烯和3万吨四氯乙烯、R32等项目,延长了氯碱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该公司总经理杨秀岭介绍,通过产品升级,企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去年公司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3.2%、利润增长9.5%。下一步企业将加快年产15万吨双氧水项目建设和高端清洗剂的研发工作,同时注重对盐酸乙脒、氯化亚砜等新产品的市场调研,为公司未来进入环保制冷剂领域奠定基础。
鲁西集团坚持立足化肥、走出化肥,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集约化循环经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煤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产品链条,具有年产360万吨化工产品、330万吨化肥产品的生产能力,化工装备年制造能力10万吨以上,走出了一条“一体化、集约化、园区化”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企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
“在2013年生产经营业绩取得突出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今后将以建设鲁西特色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为支点,全力发展壮大化工、化肥、装备制造、工程安装等产业,把鲁西集团打造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大型企业集团。”该集团董事长张金成说。
据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福堂介绍,山东省化肥行业在注重升级已有装置的同时,加快产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先后有9家尿素企业、12家碳铵企业退出,氮肥企业总数由48个减少为目前的27个,累计淘汰合成氨产能191万吨、尿素产能169万吨、碳铵产能228万吨,有效提升了山东化肥行业的发展质量。
科技创新驱发展
在加快产品升级步伐的同时,山东化企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又一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玲珑轮胎集团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海外贸易和技术引进存在壁垒等困难,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轮胎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4.2%;有45款北美畅销花纹通过Smartway认证,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规划的室外大型轮胎试验场已获批准,建成后将推进公司主流车型整车性能测试数据库的建立进程。2013年玲珑品牌价值高达143.72亿元,继续位居轮胎行业前列。
“我们公司在泰国投资39.2亿元、年产1000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和年产2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两大项目即将投产,以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高的‘三高产品’为主,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玲珑轮胎董事长王锋说。
据了解,山东轮胎行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整体产能过剩情况下,一直保持良好势头,科技创新功不可没。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轮胎已成为山东重要的出口创汇品种,其中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发展迅速,产品质量稳定、品牌知名度高、出口竞争力强。2013年全省轮胎出口额达到86.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5%。
山东玉皇化工集团也在积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助推企业发展。公司已投资2.4亿元分别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建设了聚烯烃和化工新技术研发中心,建成了千吨级橡胶中试装置,与十多家高校院所进行合作,在碳五深加工、聚烯烃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项,获得省级鉴定科技成果9项,拥有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快速发展,我公司异丁烷脱氢等多个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正是凭借着科技创新战略,公司已入选中国化工企业500强。”该集团公司执行总裁王瑛说。
技术改造促增效
“去年山东省化工企业明显加大了技术改造步伐。在2013年山东省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中,化工行业总投资571亿元、159个项目列入计划。涵盖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和部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600多亿元,对山东化工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外,山东省化工企业围绕提质增效、自主创新等方面,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对于企业挖潜增效起到促进作用。”乔法兴说。
作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利华益集团规划建设了年产30万吨碳四综合利用、6万吨异戊二烯/异戊橡胶、10万吨甲基丙烯酸甲酯联合装置项目。碳四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年产20万吨萃取分离、20万吨异丁烷脱氢、10万吨正丁烯异构、45万吨MTBE、6万吨异戊二烯、6万吨异戊橡胶等生产装置;项目引进美国UOP的移动床催化脱氢工艺和利安德公司正丁烯骨架异构工艺、俄罗斯欧化公司烯醛液相法工艺和列别捷夫国家合成橡胶研究院的稀土聚合工艺。“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17亿元,将为公司实现炼油加工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保持优势地位、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实现领先发展两大战略目标提供重要保证。”该公司副总经理张振远说。
同样是山东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山东朗晖石油化学公司年产6万吨特种糊树脂项目去年底建成投产,并顺利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进一步推动企业调整发展布局,保证公司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减少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同时拓展了公司经营领域,优化经营结构,实现收益多元化,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据山东省经信委技改与投资处处长孔庆成介绍,去年全省重点技改导向项目有41.2%已经建成投产,对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为打造经济强省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