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广西田东围绕氯碱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竞争力

更新日期:2014-2-2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庞革平 韦文孟   在线收藏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完善循环型产业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日前,该县荣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称号。

“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体系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立足于打造全国循环经济样板,我们按照技术最先进、能耗最低、用地最少、环保最好的目标来建立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体系。”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王军说。

“废气”销售不发愁,园区不再有臭味

走进田东石化工业园区,只见田东锦盛化工公司与周边企业间连接着不少管道。锦盛化工是一家生产氯碱的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氢气、氯气等,通过这些管道输送给下游企业。

依托锦盛化工公司,田东引进一批企业,发展高附加值的耗碱耗氯产品以及精细化、系列化PVC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氯碱化工产业链,年产20万吨烧碱、20万吨PVC、2万吨氯化聚乙烯树脂、3万吨氯乙酸、30万吨离子膜烧碱等。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不能排空,必须回收。以前,我们把氯气卖到广东,每吨80元—230元,几乎都是亏本的。即便这样,也得卖,很无奈。自从有下游企业‘吃氯气’后,一切都变了。”锦盛化工公司总经理王向军乐呵呵地说,公司不再为卖氯气发愁,减少了运输成本、降低了运输风险,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田东达盛化工科技公司年消耗锦盛化工排放的氢气7.3万立方米,年产10万吨双氧水,销售收入2亿元。“一些企业为产品卖不出去而发愁,我们是为没有产品可卖而犯愁。”达盛化工科技公司总经理董世裕春风满面地说,订单已经排到2015年,如今正打算再上一套年产10万吨的双氧水装置。

工业园区周边群众切实感受到循环经济带来的变化。百林村村民黄炳淼说:“过去曾经闻到臭味。后来,随着落户园区企业的增多,这种现象再没有出现。”

田东石化工业园区创建于2007年。目前,入园企业有58家,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是广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广西27个重点园区之一。如今,园区已成功申报了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到2015年将建成国家奥里油加工基地、西南氯碱基地、多品种氧化铝基地。

 “龙头”抬起来,“龙身、龙尾”舞起来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理念,田东着力发展环环相扣、业业相生的循环经济圈,打造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净”、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形成了特色石油化工、新型氯碱化工、化学品氧化铝、生态农林产业等四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构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循环经济腾飞的关键是什么?

“龙头抬起来,龙身、龙尾才能舞起来。”王军认为,一条产业链就像一条龙,关键是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田东充分发挥石化总厂、锦盛化工公司、锦鑫化工公司、南华糖业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锦鑫化工公司以铝土矿为初始资源,横向与氯碱化工产业耦合,生产化学品氧化铝。在此基础上,以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中间产物铝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铝为原料,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4A沸石、高温氧化铝和阻燃用超细氢氧化铝。

此外,锦鑫化工公司横向与特色石油化工产业耦合,加大膨润土、碳酸钙等矿产资源开发力度,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米粉体新材料产业。目前,这条产业链上已有年产100万吨化学品氧化铝、30万吨重质碳酸钙粉体、5万吨纳米碳酸钙等项目。

南华糖业公司是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在其带动下,形成了“甘蔗种植—制糖—蔗渣造纸—碳酸钙”“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两条产业链。南华糖业公司荣获“广西工业循环经济先进企业”称号。

循环经济集群发展,促进了田东工业经济腾飞,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增长24%。201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继续增长。2013年,预计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3.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2%,水耗下降9.5%。

转型插上“硬翅膀”,升级有了“新引擎”

2013年12月,总投资1.39亿元、年产60吨金属镓项目落户田东。它以锦鑫化工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母液为原料,采取离子交换工艺从母液中提取出粗镓,再通过一系列技术工艺提取,生产出纯度高达99.99%的金属镓。

仅2013年,就有7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田东石化工业园区竣工投产,进一步延伸了氯碱化工产业链条。

“高新技术是循环经济的灵魂,不掌握高新技术,一切无从谈起。”县长韦晓新说,田东狠抓高新技术的引进、研发、运用,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科技动力。

田东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姻”,成立了一批科技研发机构:石化工业园区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循环经济研发中心、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广西精细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推进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些研发机构已交出引人注目的成绩单:成功孵化出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双氧水反应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赤泥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蔗渣、竹子)综合利用水平国内领先。

这些自主创新技术没有束之高阁,而是“落地生根”。其中,年产10万吨双氧水、年产3万吨活性白土等项目已经竣工投产,年产5万吨高科技纳米系列碳酸钙材料产品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如今,田东正在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让研发机构集合起来,形成合力。这将为加快转型升级插上“硬翅膀”,为促进经济发展装上“新引擎”。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