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阳依托氯碱化工 实现循环经济由点到面切换
更新日期:2014-3-28 来源:中国化工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近几年,沁阳的现代化工产业并非本土产业,但发展态势却令人注目。特别是随着全国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入驻、新项目的建设,使沁阳在煤化工、氯碱化工和石油化工“三化”融合中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化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前景。2013年,沁阳市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285亿元,占该市四大主导产业总销售收入的70.72%,131家化工企业入驻园区,实现税收1.96亿元。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化工。我们不遗余力地引进氯碱化工,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中原一流的氯碱化工基地。”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告诉记者。
2006年6月,沁阳市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合作,引进战略投资,在沁北工业集聚区建设一期工程20万吨离子膜烧碱、20万吨PVC项目,2007年底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4万吨离子膜烧碱、20万吨PVC项目2009年开工建设,于2011年3月建成投产。氯碱项目的建成,使中国昊华旗下的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烧碱、PVC树脂年产量跃居河南省第一位,一举成为沁阳市拉动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
与此同时,该市依托氯碱项目,积极培育氯碱化工产业链条,利用其化工产品,积极谋划上下游产品,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利用产品”的闭环式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废弃物的吃干榨尽,不断推动氯碱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在该市化工园区,记者看到,昊华宇航公司的东边是河南尚宇新型能源有限公司,北边是北京金隅公司,他们不仅地理位置近,其生产、加工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布局非常方便他们之间的资源利用,减少企业运输成本。”尚维君说,他们利用昊华宇航产生的氯气和氢气,引进了河南尚宇新型能源有限公司,并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年产8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利用副产品电石渣,引进北京金隅建设了年产100万吨水泥项目;利用排空的氢气、氯气、盐酸,引进了海世鸿公司年产8万吨氯化石蜡项目、鼎鸿公司年产10万吨氯化石蜡项目、泓盛精细化工年产1万吨加氢系列产品、焯威公司年产3000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项目,总投资11亿元组建的氯氢工业园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