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市场持续低迷 宁夏电石企业调结构进入阵痛期
更新日期:2014-4-1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张兴刚 李明忠 |
在线收藏 |
|
由于市场持续低迷,宁夏多家电石企业面临停产或减产,要生存发展,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模式。日前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欲迈步调整、摆脱以往的发展矛盾,但是现在面临着诸多难题,正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宁夏是我国电石主产区之一,有电石企业近50家,年产能为400万~500万吨,在全国产能过剩、需求萎缩、行情低迷的大环境下,目前陷入了危及生死存亡的境地。
宁夏长和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崔中华向记者表示,由于现在市场压力大,产品价格低,装置只要开起来每吨就要赔500元,很多企业已经选择减产或停产。
吴忠市常信化工有限公司、宁夏兴平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宁夏电石企业开工率仅为30%~40%。
据了解,电石产品70%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由于低汞触媒的使用比例增大,电石法聚氯乙烯对电石的需求也逐渐缩减,电石行业或将呈长期颓势。业内专家指出,今后市场竞争将持续加剧,部分规模小,能耗高、染污重的内燃炉企业,最终将不堪亏损被淘汰出局。宁夏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引导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新建企业向能源和资源产地集中,形成园区化,建设成几个大型电石生产基地。同时,提升电石炉尾气回收和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生产多种化工产品,提升产业水平。
但是,据记者了解,现在宁夏电石企业结构调整并不容易。
电石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是对开放式电石炉、内燃式电石炉进行技术改造。常信化工今年就将现有的3×16500千伏安内燃式电石炉改造为3×31500千伏安密闭式电石炉,将电石炉尾气进行回收用于锅炉和石灰窑作为燃料,同时还准备建设年产3万吨丙炔醇装置。
不过,马美祥告诉记者,开放式电石炉、内燃式电石炉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节能主要体现在对尾气的利用上。现在宁夏大部分企业电石炉规模小,年产能基本在2万吨以下,这样的小炉子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节能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将尾气利用到电石原料——石灰的煅烧,由于尾气量小,一氧化碳浓度低,也并不经济。另外,变压器等配套设施也小,电耗也高。长和化工等企业也反映,由于电石炉炉型小,改造后不可能利用尾气余热发电,只能利用其对兰炭进行烘干。
在市场重压下,宁夏电石企业还在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寻找出路。据崔中华介绍,以前公司以单一电石为主,没有搞过精细化工,现在也上马了年产5000吨精制双氰胺项目,而且已经试产成功。
但是,据记者了解,电石企业还面临结构调整新产品选择难的问题。在整个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电石下游产业链上的几个产品产能过剩。兴平精细化工公司节能环保部长马美祥说,像电石的下游产品双氰胺,全世界年需求量只有9万吨,我国年产能就达30万吨,而宁夏产能占一半以上。现在双氰胺产能也已过剩,需求疲软,亏损运行,很多企业装置都不敢开。
马美祥介绍说,兴平精细化工是宁夏电石产能比较大、产业链比较长的电石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以电石为原料,医药中间体双氰胺、氟氯苯胺,医药保健品肌酸、合成性胍盐类精细化工产品、饲料添加剂为主导产品的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由于市场不好,公司压缩了电石、双氰胺产能,电石产能由过去的年产25万吨缩减到现在的17万吨,今年还要淘汰1.25万吨的开放式电石炉,上马医药保健品肌酸、饲料添加剂硫醚新产品。
此外,电石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利润积累少,资金周转困难。上新项目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在国家紧缩信贷的政策下,上项目贷款融资很困难。常信化工副总经理温全友就向记者抱怨“钱紧”:“公司年产3万吨丙炔醇、副产4.5万丁炔二醇项目,正处于设计阶段,但是能否尽快开工建设,还要取决于资金的筹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