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金昌市着力发展循环经济 探索实践中延伸产业链

更新日期:2014-7-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从完全依赖资源的“单行道”,到矿产原料、产品甚至废气、废渣综合利用、“吃干榨尽”的“大循环”,金昌市实现了从依赖单一资源发展向多产业共生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金昌模式”,成为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市。

  然而,过去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掠夺式开发,导致资源消耗高、产出率低,资源和环境的刚性约束成为制约金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掣肘。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有色金属产业的贡献占到全市GDP60%和财政收入的80%左右,“一镍独大”的产业结构,使得企业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低。因环保欠账多,金昌2003年和2004年曾两次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名单。

  金昌,因矿而兴,也因矿而痛。面对着环境和生存发展的种种问题,金昌市探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从2006年至今,金昌市侧重于延伸产业链,促进循环经济由企业内部向产业和区域层面拓展,制定了全省第一个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硫化铜镍矿开采—粗炼—精炼—镍铜钴压延及新材料”、“冶炼尾气—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烧碱—氯气—PVC—电石渣—水泥”。

  在《金昌市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绘就的蓝图中,一条条直线,连接着从资源到产品到再生资源的每个环节,最终变成一条循环往复的闭合曲线。每一个消费的终端,都是下一次生产的起点。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在链条上,资源被反复利用,废物变成宝贝。

  二氧化硫是金昌环境污染的“元凶”。在金川集团公司,每生产1吨镍约产生7吨二氧化硫,每生产1吨铜约产生2吨二氧化硫。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金川集团公司将二氧化硫气体制成硫酸,硫酸分别进入新希望、金化集团生产PVC和硫基化肥,生产废渣进入金泥集团,生产干法水泥,水泥再次进入金川集团公司用于矿山填充,形成了一条硫化工产业链。

  如今,循环经济在金昌催生出了硫、磷、氯碱、煤、氟五大化工产业链。“要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回到它正确的位置!”本着这样的认识,金昌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固废综合利用上,形成了工艺相互依存、物料近距离转运和“三废”集中处理的循环产业链条。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