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8-12 来源:当代陕西 作者:张锦国 宋欢 | 在线收藏 |
---|
盛夏时节,笔者踏进占地面积近300亩的米脂县东山梁工业园区看到,框架结构的厂房已经拔地而起,主体设备安装已经完成,部分设备正在进行调试。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贺玉春向笔者介绍道,米脂县新建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生产项目于2011年1月份获得陕西省发改委备案,总投资3.86亿元,年产20万吨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年天然气处理量为3亿方。项目投产后年产值8亿元,实现税收1.4亿元。
米脂县根据当地工业发展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依托东山梁载能工业区、张家湾盐化工业区、姬家峁盐化工及天然气开发工业区、官庄物流园区和高二沟农副产品加工区等5个片区,着力建设以盐化工业、LNG工业、物流运输为主导,农副产品及服装加工、氯碱下游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为辅助的六大产业。坚持“做大一批,提高一批,新上一批”的原则,大力培植“龙头”“骨干”和“特色”企业,全力促进当地整体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近年来,园区坚持按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要求,与园区建设总体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水、电、道路、通讯和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和污染物集中控制。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累计投资近2亿元,完成征地4200亩,建成了东山梁载能工业区专用道路3.4公里、廊道井5口和水塔1座,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立方米。同时建成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设施各一套。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道路运输流通量,园区又投资1.3亿元开始建设东山梁载能工业区道路连接线工程。同时引入省电力公司投资3500万元同步建设东山梁载能工业区110kV输变电工程,以解决园区长远供电问题为入驻企业做好生产要素保障服务,为后续入驻的企业搭好建设平台,是实现园区发展和新一年年度目标的保障。园区负责人表示:“打牢基础,寻求新突破,在确保现有投产项目实现正常运转的同时,园区将继续完善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陕西盐化工业大县”的战略目标,利用西洽会、商会、各类贸易洽谈会等招商平台,重点突出领导招商、专业招商,不断加大园区项目推介力度。在现有金泰氯碱一、二期25万吨聚氯乙烯项目、长庆15亿立方天然气净化项目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鄂尔多斯60万吨真空制盐及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绿源20万吨高效液体金属切割项目、西蓝40万吨LNG液化气项目、王成商贸公司年产20万吨LNG生产项目、唐山12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内蒙古天帝20万吨小苏打项目、冀东100万吨水泥项目和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园区已初步形成盐、气资源综合开发、项目支撑的产业集群框架。
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贺玉春告诉笔者,下一步米脂将继续用足、用活、用好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投资者做好服务。具体突出“三个优先”:一是政策优先。坚持让利、放活的原则,招商企业除享受省市已有的优惠政策外,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在建设本县级的收费全免。二是用地优先。在符合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县上统一征用企业项目用地,以挂牌出让的方式供地,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以最大的价格优惠。三是服务优先。对重大项目建设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管理,对项目签约、报批、建设,直至运营,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近两年来,按照榆林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米脂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切实加强工业运行调度,主动破解发展瓶颈,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利用“金泰氯碱厂”和“长庆天然气处理厂”带动,打造一批具有本土资源优势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巩固盐、气资源综合开发、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框架。
全力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体系。遵循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在已有金泰氯碱、冀东水泥、唐山三氯氢硅项目的产业链条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打造多晶硅、双氧水、二硅酸钠、PVC双壁波纹管等氯碱下游产品。同时,着力建设张家湾盐化工业区,建设鄂尔多斯以煤炭→发电→兰炭→电石→真空制盐→PVC→烧碱→水泥为主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
坚持绿色制造方向,促进园区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园区内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园区企业废水、废气、废物集中处置,做好园区环境绿化。加强入园项目的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时提高企业入驻门槛,明确项目准入条件,尽量不考虑能耗大、用水多、污染大的项目。下一步,园区将根据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和《榆林市天然气液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编制切实可行的园区天然气利用总体规划,全力扶持绿源、西蓝、王成商贸等企业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努力打造榆林市“南六县”LNG产业基地。
打造高端运输产业,大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形成以盐化工、医疗及医疗器械、建材、汽贸四大专业物流为主体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运作加速发展物流业,重点在县内现有较大规模的营销企业中培育若干家集贸易、运输、仓储、信息、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企业,并通过招商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大物流体系,物流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