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9-2 来源:中国氯碱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聚氯乙烯(PVC)是最重要的塑料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9月反倾销胜诉以来,我国PVC行业在装置大型化、自动化及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正处于PVC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仍面临着产能过剩、汞污染防治和全行业亏损等严峻挑战。全国70家重点氯碱生产企业2013年有32家亏损,2015年预计产能过剩超过千万吨。特别是随着反倾销措施将于今年9月底到期,将再次面临进口产品倾销的巨大威胁。为了促进PVC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产能过剩和防治汞污染外,继续利用贸易救济措施积极维护产业安全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发展现状
PVC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非常重要
聚氯乙烯是五大通用树脂中产量最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人造革、塑料制品等软制品和异型材、管材、板材等硬制品。聚氯乙烯树脂在生产和使用上比传统建筑材料节能,是国家重点推荐使用的化学建材。
2013年我国PVC总产能为2476万吨、产量为1530万吨,共有93家生产企业,行业产值达1000亿元。PVC行业上下游关联度大,仅涉及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就达20多个,直接相关行业企业近2000家,固定资产近1万亿元,产业工人近100万人。而且PVC生产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和各地龙头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倾销胜诉以来我国PVC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2003年9月,我国对原产于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的进口PVC实施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至今已经有效维护产业安全近11年。在此期间,我国PVC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其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VC生产国和消费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PVC产能超百万吨企业3家、40万吨以上企业24家,27家企业合计占全国总产能的55%,行业平均规模达27万吨。中国化工集团、中国盐业总公司、天津渤海集团、上海华谊集团、陕西煤业集团等央企和地方国企均为PVC行业龙头企业。
其二,“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促使我国发展以电石法为主的PVC产业结构,产能西移有力地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PVC生产大体可分为以电石为原料的电石法工艺和以乙烯为原料的乙烯法工艺,目前国外基本上均为乙烯法,而我国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以电石法为主、乙烯法为辅的产业结构,其中电石法产能占82%、乙烯法产能占18%。
电石法PVC的发展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原油和乙烯资源。以2013年1130万吨电石法PVC产量计算(占全国PVC总产量的74%),如果全部改用乙烯法生产,需要565万吨乙烯,折算成原油需要5650万吨,约占全国原油产量的27%或原油进口量的20%。此外,目前电石法PVC生产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对于促进西部发展、改变落后面貌意义重大。
其三,PVC行业在技术创新、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飞跃式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我国电石法PVC成套装置规模由最初的5万吨/年发展到现在的30万吨/年,达到了国外先进乙烯法成套装置的大型化规模水平。总体上讲,我国PVC生产技术水平、自动化水平、安全水平、树脂质量均有较大提高。
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围绕电石法的一些突出环保问题已得到解决,例如电石渣上清液、精馏尾气、聚合母液废水和电石渣都得到了回收与综合利用,特别是行业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循环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西部地区建设了一批“煤-电-盐-化-水泥”大型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
PVC生产企业面临全行业亏损困境
当前我国PVC行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转型时期,受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源能源价格上涨等方面的影响,PVC生产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断上升,行业发展快速由规模扩张期步入调整期,市场不断遭遇寒流,整个行业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经营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70家重点氯碱生产企业合计亏损3.76亿元,其中亏损企业数为32家、亏损面达46%,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7.5亿元,而且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聚氯乙烯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产能过剩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去年9月组织完成的调研报告,我国PVC行业产能过剩近700万吨/年,过剩率达到42.1%,预计2015年产能将达到2710万吨,需求量约1635万吨,过剩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PVC行业的产能过剩存在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产能的快速增长大于下游的消化速度导致供需矛盾突出;产能向西部转移和集聚导致区域性过剩从而出现西货东进;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导致通用产品同质化竞争等。
履行国际公约对电石法PVC行业提出新挑战
电石法PVC行业的汞使用量占全国汞使用总量的60%左右,是我国汞用量最大的行业。2013年10月10日在日本熊本市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预计2015年生效,其中规定了电石法PVC行业到2020年单位产品汞使用量要比2010年下降50%等条件。电石法PVC行业是我国开展履约工作的最重要领域,如何按照公约的管控目标和时限,制定分阶段、可操作的履约实施方案,以保障履约工作的顺利开展,已成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
面临国外低价产品进口的威胁
从2003年开始,我国对国际主要进口PVC产品执行反倾销措施,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台湾地区PVC对中国大陆的出口持续得到抑制,特别是俄罗斯基本退出了中国市场,但美国、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PVC产品仍占据绝大部分进口市场,进口的绝对量依然较大。
当前,国际PVC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2008年以来,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稳固并加强了其全球PVC强国地位,借助廉价的天然气制乙烯生产PVC的强大成本优势,该国PVC产业的开工率、产量和出口量不断提高,并顺利向外转移、逐步布局全球。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台湾地区PVC产能合计超过1500万吨,出口能力超过400万吨,对我国大陆PVC行业的现实威胁客观存在。
今年9月29日,我国PVC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如果届时终止反倾销措施,那么上述5个国家和地区必将会扩大对我国的出口,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降价销售是其必然手段,倾销将再度发生。而我国PVC行业既面临近年来少有的经营困境,又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继续利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产业安全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