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广东雷迅新绿能源联合北斗卫星打造PVC-O生产线

更新日期:2014-9-3  来源:媒体综合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近期,雷迅新绿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与北斗卫星产业集团签署了合作兴建国际标准模板式卫星智能网络数字化系统管理及数字化智慧工厂工程项目。兴建全球最具规模、最先用卫星网络管理的聚氯乙烯pvc-o新型管材生产基地。共占地面积3300亩,分三期实施,项目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发改委立项项目:一期300亩,二期1000亩,三期2000亩,技术设备百分百引进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生产工艺最成熟,而产品达到国际及欧洲各国标准,具有高效节能、最具先进和优质的整装自动生产线。项目建设期为三期,一期项目已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底投产,二期正在规划中,预计2016年底投产,三期正在报批中,预计2018年中旬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全球水、电、网络工程商、农用商、工业商提供最具优质的pvc-o管道材料,预计60-80万吨,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国际权威,最具国际标准化,全球最先用卫星导航系统数字化管理的智慧工厂。和卫星直接应用软件智慧化工厂管理的全球标准示范企业,数字化模板样品示范企业。

另据相关报道称,为全面配合北斗卫星产业集团合作伙伴,在实施国家北斗“卫星及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行先试和应用加速发展,通过北斗卫星多媒体网络与住建部合作在全国建设智能社区、智慧城市,实现家庭社区养生养老,智慧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北斗卫星民用分理服务平台的通讯、电信、电力、农业、工业、矿山等各个领域的使用,防止“豆腐渣”项目工程的再度重演及应变自然灾害的频繁,确保北斗卫星产业集团所有民生项目工程的有效实施,根据自身的需求量及目前国内外市场pvc-o行业市场需求量的整体分析。雷迅与北斗决定各自发挥优势,在雷迅新绿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的所在地广东江门共同合作兴建年产60-80万吨执行国际级标准生产的pvc-o数字化智慧工厂和北斗卫星网络数字化智慧管理的全球第一个生产示范基地,为将来全球实现卫星网络数字化智慧工厂推广和广泛应用提供了第一个国际级的交流平台。

目前,我国聚氯乙烯管道产业集中度低,又能力生产和开发高端聚氯乙烯管道的大企业不多,绝大部分企业是小企业,也有部分企业只能制造低水平的产品,其中不少事没有达到现行标准的非标产品。因此,尽管我国目前聚氯乙烯管道的生产能力非常大,技术水平却普遍比较低,造成低端市场上严重供过于求,恶性竞争激烈,高端市场基本处于空白。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市场上的聚氯乙烯管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质量上市有明显差距的,即使是国内领先企业为出口生产的聚氯乙烯管也和国际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面对严峻的塑料管道行业寻求持续发展的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我国聚氯乙烯管道的根本出路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在大幅度提高性能的同时显著地降低材料消耗,并且赢得新的市场认同,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因此pvc-o管材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开发pvc-o项目是一个系统项目,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工艺、应用技术等几个方面,

一、原辅材料的筛选和配方研究。立足于国内市场供应情况,筛选原辅材料,并设计、优化配方,最终确定经过取向后材料的长期最小强度MRS值达到45MPa的配方,并经权威部门认证。

二、管道成型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生产pvc-o管材首先需要生产出塑化非常好,无晶点,管材环向、轴向壁厚完全均匀一致的管胚,为此必须对现有的pvc管材生产线进行更新换代。

三、双向拉伸取向装置和工艺。本项目的核心技术包括管胚加热与控制,拉伸速度和倍数,承口成型等装备的设计制造、调试等。

四、应用和连接技术。开发适应pvc-o管材应用生产的连接技术,安装、铺设技术,完成应用试验报告,编制pvc-o管材企业标准及中国行业标准。

我国是世界第一pvc管材生产大国,有丰富的pvc管材生产经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新的pvc管材技术的开发。我国又是pvc树脂及各种辅料第一生产大国,有充分的原辅料选择余地,可以为pvc-o管材开发提供原辅材料的基本保证。我国又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工业、矿山、电信、电力、水利等的不断发展,急需高压,高抗冲击的塑料管材,为pvc-o管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前景。

【链接】PVC-O,中文名双轴取向聚氯乙烯,是PVC管的最新进化形式,通过特殊的取向加工工艺制造的管材,将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抗疲劳的新型PVC管材。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