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电石厂氯磺化聚乙烯产品实现挖潜增效超千万
更新日期:2014-9-12 来源:新华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截至8月末,吉林石化公司电石厂氯磺化聚乙烯产品吨耗四氯化碳,由过去的350kg/t,降到现在的260kg/t,创投产41年以来的最佳水平。按目前市场价计算,一年可挖潜增效1008万元。
吉林石化公司电石厂是国家“一五”时期建成投产的吉林三大化之一,氯磺化聚乙烯产品是该厂的拳头产品。该产品生产装置建于1968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氯磺化聚乙烯生产装置。建成之初产能仅为1000吨,采用的是自主研发技术。产品主要以四氯化碳、聚乙烯、氯气、二氧化硫为主要原料,通过聚乙烯改性法生产氯磺化聚乙烯。经过41年的不断扩建改造,目前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产品广泛应用于防护层、耐强酸、耐臭氧等领域的橡胶制品,1989年曾获吉林省优质产品称号。
四氯化碳作为国家配给的指标性原料,每年只有260吨。如果按装置满负荷生产,以350kg/t消耗计算,每年需要四氯化碳1050吨,而260吨的配给,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为了能够从有限的原料中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厂从综合性、长期性、战略性出发,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加快破解制约原料消耗的瓶颈,加速实施节支降耗低成本战略。
过去由于设计方面的原因,装置原分层器容积小,生产过程中无法保证分层效果,造成部分四氯化碳随溢流管流失,增加了产品消耗。今年初,技术人员在反复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台二次分层器,将一次分层器溢流水引至二次分层器,经二次分层器后,将分层后的四氯化碳回流至四氯化碳原料储罐,有效减少了浪费。经测算,生产每吨氯磺化聚乙烯产品,可降低四氯化碳消耗18公斤。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加以完善,新增一台冷凝器,对分层器回流的四氯化碳实施冷凝,以降低回流温度,减少因温度过高造成四氯化碳的挥发。这样一来,又可以降低四氯化碳消耗10KG/t。
在对溢流水进行全方位攻关改造取得成效后,该厂又把目光放在了放空气体的回收利用上。过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一直采取放空的办法,既污染空气又造成浪费。在节支挖潜过程中,技术人员分析发现,放空的尾气中,主要成分为四氯化碳。如果对此加以回收利用,必将有效降低四氯化碳的消耗。想到了就立即行动,今年7月份,工厂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设备检修的机会,对原放空气体工艺进行改造,新增4台40m2石墨冷凝器,让放空气体经过石墨冷凝器冷凝,对冷凝下来的液体进行回收。经过改造后一个月时间的观察,生产每吨产品可回收四氯化碳50公斤,既减少了大气污染,又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统计,装置投产41来,吉林石化电石厂通过各类攻关改造,先后破解“疑难杂症”43项,使氯磺化聚乙烯产品生产原料消耗由最初的350kg/t,降到现在的260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