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氯碱厂借助五个平台 力促实现扭亏脱困
更新日期:2014-9-1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李慧霞 |
在线收藏 |
|
齐鲁石化氯碱厂党委面对企业亏损危局发挥核堡先作用,努力借助五个平台,调动全厂力量推进扭亏脱困,为实现“今年正贡献、明年不亏损”目标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借助宣传思想平台鼓士气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氯碱厂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有决心更要拿出干劲,推进厂部制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全力以赴扭亏脱困。”4月29日,氯碱厂党委书记马奎昌在庆“五一”劳动模范座谈会上再次发出号召。
今年以来,面对企业亏损的严峻形势,氯碱厂党委努力搭建宣传思想平台,依托形势任务教育报告会、各时段各层面职工座谈会和厂局域网专题宣传阵地等,加强与干部职工的沟通交流,及时向干部职工传达公司、公司党委的各项部署要求以及氯碱厂面临的形势任务,向干部职工讲清公司和厂里为扭亏所做的各项努力,讲明公司发展思路和前景,让大家在危局中看到希望和未来。特别是针对氯碱厂扭亏脱困的重任,以“如何看,怎么办”全员大讨论为突破口,既传递压力,又树立信心,引导干部职工在“怎么办”上下功夫,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精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把精力集中到如何落实好扭亏脱困措施上来,激发了干部职工为生存而战的豪情。
借助支部安全管理平台保安全
6月份,因一起人身伤害事故,氯碱厂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李维溥被扣了一个月的奖金。
车间出现任何问题,党政负责人都要问责,是氯碱厂党委多年来坚持的一项准则。安全问题是基层车间面临的高频率问题。为此,氯碱厂党委几年来一直要求党支部书记将安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规定党支部书记要亲自抓牢安全引领“五件事”: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参加班组岗位预检及交接班会;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监督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监护;随时进行安全提醒和监督。并将此纳入支部考核和党支部书记工作业绩考核,以督促支部书记切实落实党支部的安全监督职责,让支部切实负起安全的保证职能。
该厂还鼓励政工干部报考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熟练掌握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为履行好支部抓安全的保证职责和教育职能提供专业支持。烧碱车间党支部书记张洪刚在“奔五”的年龄考取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并学为所用,每到现场巡检时均能从专业角度提出不安全问题并组织职工整改,促进了职工安全意识的提升。前不久,支部倡议整合车间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源,要求每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一本当班隐患排查工作记录,将发现的事故隐患直接录入车间问题管理系统,同时与其签订隐患排查责任书,每半年总结讲评表彰,发挥了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专业安全管理优势,强化了装置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保证了装置安全生产。
借助党员创效平台提效益
为了尽快走出困境,氯碱厂党委全员发动,号召全厂为“扭亏脱困、挖潜增效”献计献策,并要求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要亮出身份来,带头上报创效提案,带头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支部个个有项目,党员人人有提案”的“两有”目标,为氯碱扭亏脱困贡献力量。
聚氯乙烯车间党支部将车间60余名党员发动起来,为聚氯乙烯产品实现逆境突围献计献策。车间将小指标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两个系统作为党员创效平台的量化工具,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工艺指标运行平稳率和合格率屡创新高。7月份,车间工艺三班值班主任、老党员李卫东一个人提了5项合理化建议,在班长和党员层面中带了个好头。今年刚转正的新党员、车间工艺组长石龙7月份提了4项合理化建议,内容涉及1#聚氯乙烯装置阻聚剂更换、引发剂冲洗水泵改型、增加S-1000生产等,每一项都紧系着当前氯碱厂在运聚氯乙烯装置的经济运行和效益优化。而车间通过落实一项党员的建议,在没花一分钱的情况下,通过精细操作和规范化操作,以降低撤热冷冻机的负荷,每天可节电3000度。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氯碱厂党员共提合理化建议近1100条,人均建议两条,其中700余项已实施,推动了“今年正贡献,明年不亏损”目标的实现。
借助效能监察平台堵“漏点”
面对连续亏损的局面,氯碱厂党委积极响应公司“过紧日子”的号召,要求厂纪委充分发挥好在效能监察项目中的作用,从源头介入、关口前移,做到全过程监督检查,防止效益流失。
纪委监察科紧紧围绕生产管理的重点、效益的流失点和职工群众的关切点等具体工作,按安全环保、扭亏脱困、费用管理等分类,确定了32项效能监察项目。同时,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规范管理流程,每个项目都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明确成员职责,使效能监察工作得以更好落实。今年以来,他们按照周组织活动、月检查考核、季总结进度的模式开展工作,不事先通知、不定期督查, 共开展督察活动39次,督查发现问题46项,并实事求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表面考核,严格依据2014年纪检专业考核标准,对6个单位落实了考核。目前,通过过程控制和监督,氯碱厂各部门及费用管理人员“能省即省”、“少花钱多办事”的节约意识和效益意识明显增强。
借助人文关怀平台促稳定
装置3+2运行模式下的队伍稳定是氯碱厂党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该厂党委坚持越是企业困难时期,越要执行好帮扶救助工作“六化一找一会”工作机制,做到“五必访”、“五必谈”、“七登门”,加强人文关怀,做好思想疏导。
他们在实行日常帮扶、突发困难及时帮扶、重大节日重点帮扶、每月主题探访和退休离岗职工“三个一”关爱的同时,组织各车间工会,每月为过生日的职工送“生日祝福”,把关爱送给每一名职工。并适时组织召开帮扶救助座谈会,让被救助者以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说温暖,从而让关爱成为一种互动。今年以来,他们走访、帮扶、慰问困难职工216人,解决职工疑难问题160多项,营造了“帮扶一人、温暖一片”的良好氛围,使职工感恩企业,积极投身到扭亏脱困工作中。
他们还通过强化现场“四化”管理,想办法改善一线职工的操作室、就餐室、更衣室等,让职工的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干活更加舒心,使职工队伍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从2013年10月份至今,氯碱厂连续组织了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力资源优化工作,都得到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氯碱厂党委从前期的方案酝酿、方案确定到政策解释、执行,每个环节都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从厂领导到车间领导都深入自己的联系点,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意愿,并分片包干负责做好政策解读和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为公司内人力资源优化积累了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