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集团试水电子商务 为大宗商品销售转型探路
更新日期:2014-9-25 来源:新华社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在互联网上,化工产品像艺术品一样实现竞拍。这种在以前看似不可思议的销售方式如今已经成为现实。随着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上网、触电”,部分聚氯乙烯、丙烯、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等产品在电商平台通过“竞买”的方式售卖,为企业带来溢价收益。
“谈到化工产品通过电商销售,人们大脑里闪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中国化工油气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滕远方说,目前化工产品在电商销售还是商家对商家,而非商家直接对消费者。滕远方介绍说,通过电商销售的危险化工产品,均在有多重安全认证的交割库进行交割,或使用专业的物流公司直接配送到商家,或由商家安排有安全资质的运输车辆到交割库上门取货,运输安全有保障,“当然要实现直接对最终消费者销售,仍需完善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环节”。
据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介绍,集团旗下近100家企业均已完成电商工作的团队组建,总部、专业公司及三级企业配置专门负责电商销售的电子商务首席商务官104名,团队总人数约600人。“电商不仅提高了与老客户的粘合度,还增加了认识新客户的机会。”中国化工集团装备公司首席电子商务官刘雅雯介绍说,今年3月,集团旗下装备板块的一家三级企业通过电商电商平台销售专用汽车,居然接到了来自安哥拉的订单,一次订单达到500万元。
据统计,今年3月至9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400余种产品及服务实现电商销售收入85.15亿元,占其同期总销售收入的5%,开发了1500余个新客户。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首席电子商务官刘雅雯说,通过“上网、触电”,不仅转变销售人员的营销意识,还通过电子商务与客户直接对接,把企业从“以产定销”倒逼为“以销定产”,研发、库存、生产、采购等调度更加合理科学,帮助企业掌握一手行业供求信息,有利于企业做市场研判,使生产与客户“零距离”。而且,电子商务在应收账款回款、降低财务成本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以前,对于化工这种大宗产品的买卖双方而言,线下销售存在价格不透明的问题较为突出。”刘雅雯说,通过电商构建直销渠道,能够贴近市场、实时了解客户需求,精准供货,使得原本利润低、附加值低的工业产品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对电商客户而言,中国化工的产品目录和价格公开透明,据中国化工对客户商家采购决策高层的调查,他们对电商新模式非常认可,并表示这一新交易模式帮助他们促进了阳光采购管理,降低了采购寻源的成本。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说,在电商试水成功后,中国化工部分产品的过剩产能得到一定释放和消化,使企业有能力和空间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销售管理更加规范,竞争力得到巩固和加强,真正实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两化深度融合提供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吸引了客户向电商新渠道的转变。
“互联网的本质不在于是什么思维,而是其强大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处理技术,改变了社会的沟通方式,模糊了企业的组织边界,组织更加扁平、创新更有效率。”任建新说。在任建新看来,大宗工业品通过线上销售是大势所趋。这个观点也得到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认同。
苗圩说,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行业间跨界融合步伐的加速。在传统工业领域,以互联网为抓手的电商销售、智能制造等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迈入高速发展期。上半年中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0%,网购规模1.1万亿元,用户规模3.32亿。
刘雅雯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还将根据电商掌握的大数据,来进行精准分类营销。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网上采购,2014年1-10月已实现采购15亿,借助互联网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
“互联网的本质并不仅在于一个渠道的创新,而是其强大的信息沟通和处理技术,改变传统工业大宗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说,现在是化工产品,将来汽车、装备等产品也都会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找到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定位,借助信息技术完成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