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中国仍是全球氯碱竞争力产区 亟需应对行业三大挑战

更新日期:2014-9-25  来源:中国氯碱网  作者:齐婧姝   在线收藏

    中国作为未来全球重要的具有竞争力的氯碱产区来看,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副总裁,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在昨日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氯碱会议指出,优势首先是体现在中国国内强劲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以后氯碱行业以烧碱为例,2010年市场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今年上半年同样超过10%,尽管行业很困难,我们预计今年烧碱的市场需求仍将超过10%。从聚氯乙烯的角度来看,尽管比烧碱的增长幅度低一点,但是还是在8%左右的水平。因此中国的氯碱产品的市场需求依然非常强劲。
    此外,从未来市场的潜力来看,这种增长能否保持?尽管中国总的经济趋势进入到一种新常态,跟前些年相比增速明显的放缓。但从聚氯乙烯的人均消耗量上来看,去年中国大陆人均消费量大概是11.5公斤,跟欧洲、美国相比,我们还处在很低的水平,如美国人均达到24公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未来的氯碱市场潜力依然存在。

     李军强调,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地区,在东部地区的上海生产用电要接近7毛,在西部地区一般不超过4毛,如有自发电的,企业成本还不到2毛钱人民币。所以在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的情况下,西部的开工率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聚氯乙烯也是同样的情况。
    但对中国而言,氯碱产业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李军认为一些问题特别值得业内关注。
    第一,就是汞污染的防治问题,氯碱行业已经提出了汞污染行业的路线图就是从高汞到低汞到无汞,这体现在中国氯碱产业汞污染防治的战略性的规划。要实现这样一个最终的无汞化目标,我们通过两条途径来努力。一个是从催化剂的角度来形成无汞触媒的研发和规划。另一个方向是从非汞工艺的角度,从工艺路线创新的角度。我们希望这两个途径都能实现突破,最终实现我们的无汞化目标。
    第二,中国氯碱产业从聚氯乙烯产品从品种来讲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集中在一些通用树脂,通用的型号、排号上,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聚氯乙烯从通用型向全系列的发展。
    第三,我们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就是过剩产能的消化。无论是烧碱,特别是聚氯乙烯,产能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快,产能过剩的情况很严重。过剩产能的消化对氯碱行业来讲,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挑战之一,也是重要的挑战。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