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抓生产严控成本 华塑股份公司九月实现扭亏为盈
更新日期:2014-10-9 来源:中国氯碱网 作者:朱凯 刘坤 |
在线收藏 |
|
安徽华塑公司9月份累计生产PVC3.15万吨,烧碱2.78万吨,水泥3.3万吨,发电2.9亿千瓦时,实现当月扭亏为盈。这是该公司投产以来的首次月度盈利,同时也标志着承载着淮北矿业转型跨越发展重托的盐化工项目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华塑公司年产100万吨聚氯乙烯及配套项目作为省“861”重点工程,自投产以来,受经济增速下滑、行业产能激增、产品价格下行等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经营困境, 华塑上下坚定信心,牢牢把握“强管理是基础,稳生产是保证,降成本是关键,增效益是核心”的生产经营理念,各厂、车间、班组、每个岗位,认真对照生产经营计划,锁定各自的考核指标,刚性落实责任、硬性完成任务。
强化基础管理,实现稳产高产。该公司九月份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九月份生产经营考核特别规定》等若干文件并严格执行,每周组织开展作风建设督查,处罚金额达到3.3元。把管理关口和重点逐步向现场转移,认真推行班组管理和岗位操作标准化,坚持日检查、周考核、月兑现,突出抓好生产组织和设备管理,强化生产、工艺和质量三项指标管理。通过组织开展“正视困难,坚决打赢达产达效攻坚战”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我为达产达效献计策”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导职工聚焦生产动脑筋、想办法;广泛开展“应对危机我争先”、“大干五个月,开创新局面”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动员广大职工在扭亏为盈攻坚战中建功立业。以氯碱厂乙炔车间为代表,乙炔流量快速爬坡,产量、技术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从而保证了近几个月来生产的稳产高产态势,有力支撑了公司9月份扭亏为盈。
降低生产成本,向岗位要效益。该公司上到领导班子成员,下到一线员工,渗透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公司全面出台了5个方面的降本增效措施。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对大宗物资和贵重物资逐家谈判降价,大到几百、小到几分,锱铢必较;实行分类销售,跑市场,找客户,扩大直销,保障公司经济效益;连续出台2个管理规定,加强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把住原材料质量关,控制入口质量;广大员工立足岗位算细账,高度关注消耗和费用;积极开展自制加工和修旧利废工作,在乙炔车间插板阀、ABB变频器维修,PVC装车护栏制作等取得进展,减少了材料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各厂、各岗位通过行业对标,深入查找“失血点”,狠抓生产降耗,对吨PVC电石消耗、电石发气量等指标做到“人人算、班班算、天天算”;大幅压缩招待费、差旅费、车辆费、办公费和会议费,四项费用较预算下降25.2%。大力开展“反浪费、控消耗”督察活动,坚持每周开展专项督查至少两次,仅9月份就开展了三十余次,让职工逐步养成节俭意识,找差距,想办法,抓落实,活动效果逐渐显现。
通过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精打细算,最终顺利完成了销售收入、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等各项指标,据统计,该公司当月最高日产PVC 1266.41吨,烧碱1018.2吨,电石 1812.19吨,石灰 1590吨,均创历史最高纪录,热电厂也从8月30日至今保持了双机连续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