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低成本原料的带动下全球乙烯产能将快速增长
更新日期:2014-10-20 来源:中化新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据咨询公司最新研究报告,到2030年,中东地区乙烯投资仍会继续保持吸引力;北美地区乙烯建设投资将大幅增加。另外,俄罗斯和里海地区也将扩建相当数量的乙烯生产能力。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去年全球乙烯产能迅速增加,仍挡不住各地加快乙烯扩能的热情。这是因为整体看来乙烯需求仍呈上升趋势,并且在某些地区的低成本原料带动下,全球乙烯产能将快速增长。
亚太:产能规模居首
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的行业调查,截至2013年1月1日全球乙烯产能为1.434亿吨/年,较2012年增长了约250万吨/年。2013年,全球乙烯产能继续快速增加,不过仍比2010年所创下的产能增速纪录要低。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1日,全球乙烯产能净增260万吨/年,达到1.46亿吨/年,增幅为1.82%。
调查显示,2013年,只有新加坡和德国新增了乙烯产能。截至2014年1月1日,新加坡裕廊岛的乙烯产能为350万吨/年,比2013年增加90万吨/年。2012年12月,埃克森美孚公司开始在新加坡裕廊岛运行其投资数十亿美元的世界最大乙烯蒸汽裂解装置扩能项目,并于2014年年初全面投产。该扩建项目是埃克森美孚历史上最大的化学品扩能项目,产能260万吨/年。此次扩能除了扩大乙烯装置外,还包括两套聚乙烯装置、一套聚丙烯装置、一套茂金属弹性体装置,一个羰基合成醇装置和一套芳烃装置扩能。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新加坡裕廊岛乙烯厂以350万吨/年产能位居世界最大乙烯厂之首位;台塑石化的麦寮乙烯厂以293.5万吨/年产能居第二;诺瓦化学公司位于加拿大的阿尔塔Joffre乙烯厂居第三,产能281.2万吨/年。
按地区产能分布情况:亚太地区4570.1万吨/年,东欧797.1万吨/年,中东和非洲2600.7万吨/年,北美3503.6万吨/年,南美638.35万吨/年,西欧2491.8万吨/年。在全球范围内,SABIC和埃克森美孚的乙烯产能均达到2366.6万吨/年排名并列第一,陶氏化学乙烯产能2357.4万吨/年居第三,壳牌公司以1530.3万吨/年位列第四,中国石化1517万吨/年居第五席,道达尔公司列第六,第七位为美国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公司。
美国:产能扩张最快
报告称,乙烯生产商的关键竞争优势将集中在是否能够获得低成本的原料,或是产量接近当地市场需求。而目前美国的石化生产商具有了这两个有利条件。随着页岩气开发,北美将继续推动乙烷产量的快速增长。由于美国乙烷产量增速将超过本地区需求增速,北美地区未来将扩大乙烷出口。
据预测,2016年以后,全球乙烯和相关生产能力建设步伐将开始再次加速,因为世界其他地区乙烯生产商都希望获得更具成本优势的北美乙烷原料。美国化工理事会研究报告《页岩气和新石油化工投资:美国经济、就业和制造业的收益》预测,到2017年,美国石化产能会提高29%,仅乙烯产能就将新增1000万吨/年以上。
俄罗斯/里海:大项目跑起来
俄罗斯最大的石化企业——西布尔日前与阿穆尔州政府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将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大量投资,其中包括建设先前宣布的天然气化工项目。阿穆尔州政府将提供支持,以确保该州的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特别是考虑协助建设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西布尔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正在考虑合作建设该项目。如果做出最终投资决定,俄气公司将在阿穆尔州建设一个年产能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处理厂,西布尔将建设一个天然气化工基地,每年生产240万吨的乙烯及衍生物。
阿塞拜疆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SOCAR)大力投资下游行业。该国正计划建设一个世界规模的石化综合项目,投资170亿美元在首都巴库附近建设一个油气加工和石化综合项目(OGPC),包括1000万吨/年炼油装置、10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处理厂、200万吨/年乙烯裂解厂、67万吨/年聚乙烯装置及5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
欧洲:原料承压需求不减
业内人士预计,在欧洲,由于石化业处于原料成本竞争劣势,乙烷进口或许在短期内可以缓解该地区竞争力低下的难题,但从长期战略上看,必须调整能源政策,在需求、创新以及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和原料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目前,欧洲乙烯裂解装置主要以石脑油为原料,运行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自2009年以来,原油与天然气的价差使欧洲石化行业成本一直处于劣势。与北美和中东地区相比,行业竞争力的差距不断被拉大。据测算,2018年欧洲乙烯裂解装置运行成本将比国际同行高出约55%。即使成本高企,欧洲乙烯的需求却不减。有数据统计,未来,美国每年将向欧洲出口乙烯衍生物约200万~400万吨。
另外,BP在德国鲁尔炼化综合厂中也增加了乙烯产能。据调查,如果所有在建乙烯项目按公布的时间表投产的话,今年,德国还将增加乙烯能力近400万吨/年,2015年将增加乙烯能力200万吨/年。
日本:产量下降不改大势
据调查数据,2012年,中国、美国和阿联酋共计增加乙烯产能近280万吨/年,而日本却关闭产能33万吨/年。业内人士分析,过去两年,日本经济虽然开始重新加速,但其对石化商品的需求前景仍然不佳。据IHS化学估计,以乙烯为例,日本目前乙烯产能约为760万吨/年,2012年日本乙烯产量仅为610万吨。2013年由于亚洲市场需求改善,日本乙烯产量有所回升,至664万吨。
据日本石化工业协会预计,未来几年,为了平衡市场,日本乙烯产量预计还会继续下降,可能降低至500万吨/年的水平。今年3月,旭化成和三菱化学同意将两家位于水岛的石脑油裂解装置合并,统一管理在水岛的石脑油裂解业务。目标是在2016年4月实现统一运营,未来将保留三菱化学的乙烯装置,旭化成的工厂将被关闭。住友化学去年宣布计划关闭其在千叶的乙烯厂,预计在2015年9月或更早关闭。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日本关闭产能不足以改变全球乙烯产能增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