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10-20 来源:新华网 作者:祥云 刘小舟 | 在线收藏 |
---|
进入十月份,内蒙古晨宏力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喜讯频频:上半年积压的8000吨库存产品,截至10月初,除策略性预留1000吨以外,已全部售罄;10月8日,氯醋树脂技改项目成功投产,第一批产品将于近日发往订单企业;拖欠三个月的员工工资,10月初基本兑现完毕;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总收入26505万元,同比增长97%。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王文生掩饰不住喜悦地说:“下半年以来,随着多个技术创新项目的成功投入生产,公司效益出现了近五年来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内蒙古晨宏力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成立之初主要生产PVC和20万吨/年烧碱。公司依托阿拉善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炭、原盐、石灰石和电力资源,推进产业延伸、产业升级,规划建设22万吨特种树脂及配套的新型材料项目,主要有年产7.5万吨糊树脂、2万吨氯醋树脂、10万吨CPVC、20万吨电石和6万吨纳米碳酸钙,总投资10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20亿元、税金13亿元,安排就业3000余人。
2008年和2009年,当晨宏力PVC产品陆续投放市场的时候,市场每吨价格由1.3—1.4万元跌落到每吨1万元左右,盈利空间缩小到接近成本底线,大量投资建成的先进生产线,面对的是市场全面过热后的衰退和市场环境的恶化。
晨宏力艰难抉择,将原来的10万吨/年PVC产量压缩成3万吨/年,对生产PVC的技术路线进行大胆改造,把被动的PVC产品变成了糊树脂,晨宏力一跃跳出了战略被动。晨宏力的不断技术攻关只为一个目的,就是打造尖端产品,以产品质量和成本领先战略,占领产业制高点,赢得市场话语权。从第一次转危为安中尝到依靠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甜头的晨宏力,于2011年10月挂牌成立了全区首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资源环境工程院士专家工作站”。资源环境和绿色清洁生产技术是这个院士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针对PVC行业存在的电石渣处理难问题,开发的6万吨电石渣制纳米碳酸钙项目一期小试成功,1000吨/年中试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预计10月底投产。整个项目分三期实施,每期生产不同级别的纳米碳酸钙2万吨,首期将实现纳米碳酸钙作为PVC管材的添加剂,二期将实现纳米碳酸钙作为汽车底漆的添加剂,三期将实现纳米碳酸钙作为化妆品的添加剂。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解决了因企业大量电石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节省了大笔清运费用,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300余万元。目前,盐泥的有效利用研究项目、氯乙烯单体脱水装置的研究和含汞废水的汞回收技术方面已成立专门课题组并着手研究。
今年初,氯醋树酯二元产品市场价为每吨3万元,而三元产品市场价每吨5万元。从二月份开始,晨宏力集团投资7900万元组织技术攻关,对原有的氯醋树酯工艺装置进行全面改造。因为之前的工艺系统属于半试验半生产装置,在技术和工艺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今年2月底,晨宏力集团狠下决心克服资金困难,邀请了美国陶氏化学的三位工程师,并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中心以及沈阳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所的四位专家组成了工艺优化团队,对原工艺装置进行技改。截至9月底,总投资2900万元的技改终于完成并投入试运行。这套技术改造摒弃了国内传统的悬浮法工艺,实现了国内首套溶剂法氯醋树酯工艺,使氯醋树酯的聚合反应从过去的半自动化间歇生产变成了目前的全自动化DCS过程控制,所有溶剂的回收率从过去的70%提高到目前的98%,仅此一项成本就降低了40%。目前,氯醋树酯首批产品已发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同时,集团科研团队正在抓紧研究二元以及三元树酯不同牌号的各类产品,力争实现将东南亚市场份额做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