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10-21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刘兴元 | 在线收藏 |
---|
在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主体不同的企业间原料、中间原料及废弃物互供互用,区域内副产的硫酸、氯气、电石渣、水泥等全部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了关联紧密的物料链、产业链,先后吸引四川新希望集团、贵州宏福集团、中化化肥公司、金川集团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入驻,投入140多亿元实施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最早入驻园区的新川化工公司,是四川新希望集团在金昌组建的一家公司。当初,投资方就是奔着金昌丰富的硫酸、氯气等“三废”资源而来的。目前,新川化工公司已经建成了年产20万吨PVC、20万吨硫酸钾项目,使用的上游原料全部是金川集团的副产品硫酸。
由贵州宏福集团、金化集团和中化化肥公司三方共同投资组建的甘肃瓮福公司,也以金昌的工业“三废”为纽带。目前,瓮福公司已形成年产磷酸30万吨、磷酸二铵42万吨、磷酸一铵12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可消耗硫酸70万吨,成为西北最大的磷化工基地。
眼下,总投资20亿元的金川集团30万吨PVC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计划于明年一季度建成,每年可消化近18万吨工业氯气,变废为宝,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2亿元,创利税总额2亿多元。
初具规模的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经形成了原煤—捣固焦—钢铁冶金、原煤—捣固焦—焦炉煤气—合成氨—磷铵、兰炭—煤焦油—精细化工等化工产业链,实现了区域内煤焦就地转化,电石、煤焦油、煤气全部吃干榨尽。
目前,全市以消化工业废气、废料催生的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煤化工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各类化工产品的年产能已达到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