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11-4 来源:大众网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有色金属产业是山东省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为加快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制定本方案。
方案指出,2013年底,山东省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企业93家,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426家,六种金属矿(铜、铝、铅、锌、镍、锡)年产金属量1.12万吨,还生产少量的镁及镁合金、金属镓。山东省有色金属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是铝、铜冶炼和加工,本方案重点研究铝、铜冶炼和加工。
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主要分布在聊城、滨州、烟台、东营、临沂、济宁和淄博7市。铝冶炼能力滨州市占68.1%,聊城市占16.9%,烟台市占10.7%;铜冶炼能力东营市占40.8%,聊城市占37.4%,临沂市占13.6%。
2013年山东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铝铜)769万吨,位居全国第1位,占全国的19.1%。氧化铝、电解铝、铝材产量分别为1581、672、879万吨,均列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的35.6%、30.5%、22.2%。电解铜、铜材产量分别为97 、60万吨,分别位居第3位、第6位,分别占全国的14.2%、4.0%。
近年来,山东省有色金属企业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加强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工艺装备水平,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大幅提高。山东省有色金属产品产量从2009年的206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769万吨,年均增长30.1%,其中电解铝年均增长35.0%,电解铜年均增长11.6%;有色金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4.0%。总体上,近五年山东省铝冶炼和加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铜冶炼和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方案中提到该省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和重点任务:
(一)做大做强一批企业
重点支持信发铝业、魏桥铝业、南山铝业发展成为具有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等完整铝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丛林铝业、山东创新金属、邹平齐星、淄博德诺等企业,发展为专业化铝加工骨干企业。支持祥光铜业、东营方圆、烟台鹏晖和临沂金升发展为铜冶炼加工及再生铜加工的大型铜业集团;支持中色奥博特、菏泽广源、山东中佳新材料、山东天圆铜业等发展为专业化铜加工骨干企业。
(二)调高调优一批产品
1、发展高端铝材
(1)发展航空航天用铝材。依托南山铝业、邹平齐星,主要研发高强、高韧、高抗疲劳、抗腐蚀的航空航天用中厚板、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板材。
(2)发展交通运输用铝材。依托丛林铝业、南山铝业、兖矿轻合金,主要研发生产高速列车、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等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用铝材、车体模块化零部件、汽车和船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依托丛林铝业,发展轻量化汽车。
(3)发展包装、印刷用铝箔。依托南山铝业、魏桥铝业、鲁丰股份、淄博德诺,主要研发高性能特薄板带材和铝箔、全铝易拉罐制罐料、高档瓶盖料、药用铝箔材料。
(4)发展电子家电用铝箔。依托淄博德诺,开发大型高性能铝合金预拉伸板技术,生产高纯高压电子铝箔。
(5)发展铝合金压铸件。依托山东创新金属和信发铝业,主要研发汽车用铝合金轮毂。
(6)发展高端铝杆铝线。依托信发铝业,发展高端铝杆铝线。
2、发展高端铜材
(1)发展高精度高效换热铜管。依托中色奥博特,主要生产高精度高效换热无缝内螺纹铜管,依托中佳新材料,生产制冷、暖通、太阳能、电力等多个领域的铜管。
(2)发展电子电器精密铜带箔。依托菏泽广源、中色奥博特,研发生产电子电器精密铜带箔、高精度电子接插件铜带、射频电缆铜带。
(3)发展高速列车接触铜线。依托天圆铜业,研发生产高速列车接触铜线和铜板带。
(三)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严格控制电解铝新增产能,分步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和技术等标准,形成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产品档次低、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小的铜、铝冶炼企业。2015年底前,淘汰电解铝产业200千安以下预焙电解槽,并全部拆除(约19.1万吨产能);淘汰10万吨以下的铜冶炼产能,促进废铜资源向优势企业转移。用节能、环保、安全等指标来对投资项目进行约束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倒逼退出;解决企业能进不能出、能高不能低、能上不能下问题,建立新建项目与控制污染物排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相衔接的调控机制和监管方式。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制定产能交易实施办法,使过剩电解铝产能逐步化解。
(四)攻克一批先进技术
1、航空用高端中、厚板铝材生产工艺的开发。依托南山铝业,重点研究高精度铝及铝合金中、厚板的熔炼与铸造工艺技术、热轧、冷轧加工技术、在线淬火工艺、多级时效热处理时效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攻克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高强、高韧铝合金中厚板。
2、高品质铝合金熔铸工艺技术开发。依托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兖矿轻合金、丛林铝业、南山铝业,重点研究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其中包含大容量熔铝炉熔炼—保温炉保温—在线式铝熔体净化处理的技术工艺,考察铝合金大尺寸铸锭在半连铸造过程中的内部元素偏析、裂纹及缺陷问题,提高其产品合格率及适于工业生产的高强铝合金生产技术。
3、赤泥脱碱综合利用技术与回收氧化铝技术的开发。依托信发铝业、魏桥铝业和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重点开发回收拜耳法氧化铝赤泥中夹带的苛性碱液及部分氧化铝产品的技术,使其赤泥中苛性碱液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氧化铝回收率达到40%以上,提高赤泥综合利用能力。
4、超大型预焙电解槽关键技术的开发。依托信发铝业、魏桥铝业和南山铝业,重点研究电、磁、热、流体场、温度场模拟技术,降低电解铝电耗。
5、稀贵金属高效环保分离提取技术。依托东营方圆和祥光铜业,研究应用稀贵金属高效环保分离提取技术,实现冶炼渣和电解泥中铜、钴、镍、铅、锌、金、银、铁的综合提取,并将尾渣制作高附加值建材,达到冶炼渣资源高效利用目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6、高性能铜合金微合金化设计与制备技术。依托中色奥博特、天圆铜业,研究应用高性能铜合金微合金化设计与制备技术,生产高端铜材。
7、铜熔炼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依托祥光铜业、东营方圆,研究铜熔炼渣的综合利用技术,提取铜熔炼渣中的铜、铁等有价金属,并将剩余尾渣资源化利用,生产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
(五)完善一批产业链
1、铝加工业。走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电解铝企业向下游产业延伸,形成电解铝—铝加工—铝材深加工制品的发展模式,铝加工企业搞好铝加工技术研发,向“专精特新”方向延伸铝产品产业链。
2、铜加工业。围绕电子产业、家用电器、电力电气、交通运输产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低氧铜线杆、电磁线、铁路电气化用异型铜导线、高速铁路电车接触线等产品。
(六)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培育发展产业集群,鼓励以铜铝冶炼企业为龙头,走集约发展模式,形成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聊城的祥光生态工业园和信发铝工业园、滨州邹平铝产业集群、烟台铝产业集群、临沂的有色金属拆解加工园、东营的黄河三角洲方圆再生金属环保产业园、临清市有色金属加工园等一批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