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重庆映天辉氯碱借助精细化管理节能减排提升效益

更新日期:2014-11-21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郁红 王珂   在线收藏

    “西部氯碱企业大多依靠低成本和规模取得竞争优势,但我们的规模只有10万吨/年,就要做得更加精细化,更加注重降低能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在国内首次将MVR技术成功应用于全卤制碱工艺,是我们烧碱装置节能降耗的关键措施。”近日,记者走进重庆市映天辉氯碱化工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李乾华做了这样的开场白。

  MVR技术,俗称热泵技术,是重新利用蒸发浓缩过程产生的二次蒸汽的冷凝潜热,从而减少蒸发浓缩过程对外供能源需求的一项先进的节能技术,可用于氯碱生产中淡盐水的浓缩再利用。MVR装置除开车启动外,正常运行时整个蒸发过程基本无需补充新鲜蒸汽,只消耗电力。由于其吨水蒸发耗电只有37~38千瓦时,以重庆全年平均电价0.6元/千瓦时计,MVR技术吨水蒸发电费只有25元左右。

  李乾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12年公司实际离子膜烧碱产量7.5万吨、用卤比97%为计算基准,以2011年掺卤25%为计算基础年,采用MVR技术后首先实现了盐耗降低。由于使用全卤制碱,盐水通过管道输送,在封闭系统中运行,生产1吨离子膜烧碱只耗1.48吨折百盐,低于未用MVR技术吨碱耗盐1.54吨的水平,2012年企业因此节约成本约90万元;其次,2012年因卤盐价差节约原料成本约1598万元,全年在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且除去MVR运行成本的情况下,全卤制碱相对于2011年掺卤25%节约成本约1041万元。

  映天辉全流程节能还有几项法宝。“虽然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我们设备和技术选型上都注重先进性,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明年我们将与引进化工项目合作,为其长期供应烧碱和氯气,因此需要将现有烧碱装置填平补齐到18万吨/年的产能。而零极距改造是我们确保项目实现节能和技术升级的重点之一。”李乾华表示。

  据他介绍,2009年公司建成10万吨/年烧碱项目时引进的是日本氯工程的BITAC电解槽。现在为了与巴斯夫配套,公司要扩大烧碱产能,并全部采用零极距电解槽,原有的离子膜电解槽也要全部改成零极距,全部改造工作要在明年4月份之前完成,最终使吨碱电耗降低150~200千瓦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氢气利用上,映天辉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小型卧式燃氢锅炉的氯碱企业,且设备投资只有250万元,实现了低成本和高效率。

  “我们在节能减排上的重点规划是实现了氢气的综合应用。我们先将氢气经高压压缩,提供给制药、玻璃、冶金等企业使用,替代甲醇制氢、液氨制氢、电解水制氢,氢气价值得到大幅提升。因为客户不用再通过裂解或电解制氢,成本也大幅降低,并且更加安全和环保。”李乾华告诉记者。

  据了解,映天辉生产1吨烧碱会产生285立方米的氢气,下一步他们如果按18万吨/年烧碱规模开车,每年副产的氢气量将达5000万立方米,除500万~600万立方米自用外,年商品量将在4400万立方米左右,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在盐酸装置上,他们在国内最早探索采用副产蒸汽的盐酸合成炉,一年副产蒸汽的价值在160万~200万元。以前的盐酸合成要用循环水冷却,消耗了循环水的能量,使用副产蒸汽合成炉后,不但产生了新的价值,还减少了能源消耗,经济效益显著。

  对于未来,李乾华信心满满。“我们的烧碱装置从10万吨/年改造到18万吨/年,包括零极距改造的总投入不到1亿元,但投产后固定费用摊销大幅降低,零极距改造节能显著,氢气综合利用提升效益,加之与外国公司的长期合作,我们有信心渡过产业调整的难关,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