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化工节能降耗效益显著 总成本同比降低千万
更新日期:2014-12-8 来源:中国氯碱网 作者:常红 |
在线收藏 |
|
今年1—9月,方大锦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节能降耗要效益取得显著成果。在产品产量产值快速递增的情况下,主要产品消耗同步降低,累计节约标煤量6771.5吨,蒸汽成本比对标值减少45.31元/吨,产品总成本与去年同比降低1043万元。通过加强管理、严细操作、均衡生产、提高原料质量、降低能源消耗等内部管理,增加利润占主营业务利润的61.78%。
节能改造造出长期节能途径
作为传统的氯碱企业,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保持企业的持久发展?经过深思熟虑,方大化工确定走科技兴企之路,向节能降耗要效益,以自身的力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
四年来,公司投资3032万元,实施59项工艺、节能改进类技术改造,每年直接创造效益4227.37万元。今年,公司将重点放在解决生产装置瓶颈的问题上,在设备、工艺上做文章,将节能降耗工作引向深入。
陶瓷膜二期装置投入运行后,取消二次盐水过滤器,生产不再使用a-纤维素,同时节约过滤器反洗使用盐水、工艺风、动力电以及仪表自动阀维护费用等,全年节约成本近100万元。将2套聚醚装置和2套环氧丙烷装置的高压蒸汽喷射泵用水环真空机组代替,全部取缔高压蒸汽,仅此一项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在确保安全供电的前提下,将305变电所主变退出安全运行,其交流负荷迁移到301变电所,达到了节约305变电所主变基本电费和电耗损失的目的,此举每年可节约电费200余万元。同时,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每年收益130余万元……
通过大力推进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该公司开辟了一条长期的节能途径,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了产能提升、质量提高、消耗降低。1—9月,主导产品产量大幅攀升,主要产品的原料消耗大幅降低,与去年同比,离子膜碱交流电耗下降43kwh/t、四万吨和八万吨环氧丙烷丙烯定额累计分别降低9kg/t和10kg/t,均创同行业最好水平。
精细对标对出成本一降再降
在化工企业,原材料及水电汽等动力费用,占生产成本的80%。为降低成本,该公司在能源和物料消耗方面明确了两个重点: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在水、电、汽等方面深入挖掘节能潜力,创造二次利润;二是全方位开展对标管理,围绕主要产品单耗、单位产值能耗等指标,对照国内行业先进标准,寻找差距,进行整改和赶超。
电石是该公司生产聚氯乙烯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原料。降低它的消耗量,可以节约出一大块成本。作为聚氯乙烯的生产单位和电石消耗单位,树脂厂结合工艺操作特点,通过生产竞赛,环环对标成本、步步控制消耗。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部门积极采购高发气量电石,生产单位严格电石的卸车、储存管理,今年1—9月份电石平均发气量同比上升4m3/t,促使电石定额下降20kg/t,成本直接下降166万元。
当电石生产出乙炔气体后,如何提高乙炔收率,考验着氯乙烯车间的员工们。他们一边优化氯乙烯转化器控制温度,对不同运行时间的触媒精心调控温度,保证各台转化器都是最佳反应效果,提高乙炔收率;一边精细调控乙炔和氯化氢的配比指标,使转化干燥后纯度比去年同期提高1.31%,电石定额下降15kg/t。
不仅如此,树脂厂还在去年下半年利用旧设备改造成蒸馏釜,可用来对高沸塔内高沸残液中的氯乙烯和乙炔进行回收。以前,这些高沸残液都是当废物外卖,而现在通过蒸馏工艺回收氯乙烯和乙炔,可下降电石定额8Kg/t,今年1—9月份成本较去年同比下降70万元。
从采购到使用,电石定额一降再降,1—9月,该公司聚氯乙烯实物电石定额完成1401kg/t,低于对标值57kg/t,在同行业对标中名列前茅。
锱铢必较较出效益最大化
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煤的价值,都是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方大化工积极引导员工树立“点滴降成本,分秒增效益”的节能意识,对每项消耗必须做到锱铢必较。
过去,岗位操作工人关注的是生产线上指标值,只要保证在工艺规定值的范围内就行,而现在,节能意识已经根植于员工心中,他们要求精细操作,使工艺指标必须达到最精确值,在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里争效益。
聚醚厂环氧丙烷车间是公司的用水大户,平均一天的用水量为公司用水总量的一半。为节省用水量,聚醚厂采用皂化上清液作化灰水,每小时最少节水40吨。同时严细工艺操作,严格控制酸化工序的用水通量,保证氯丙醇浓度在最佳值,既减少反应副产品的生成,又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氯碱厂盐水车间在生产过程中,规定过量碱中氢氧化钠含量在0.1-0.3g/l之间,在此区间,无论是定额还是盐水质量都会保持在一种最佳的状态。因为当氢氧化钠含量过低时,过量碱中的镁离子含量就会过高,直接影响盐水的质量,而氢氧化钠含量高过0.3g/l,虽然对盐水质量毫无影响,但会提高氢氧化钠的消耗定额。为了这毫厘之差,车间操作工和分析工每天要进行数次的精心分析、精细调节,为的就是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何让节能降耗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彻底,将各种能耗指标降至最低?尝到了节能降耗“甜头”的方大化工,将不断总结经验,突破传统的惯性思维方式,以最好的管理,积极的行动,来实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