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山东寿光卤水制盐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新日期:2014-12-25  来源:寿光日报  作者:王静 孙霞   在线收藏

近日,记者从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寿光卤水制盐技艺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实现了该市国家级非遗项目“零突破”。

寿光卤水制盐技艺是以地下卤水为原料,利用滩涂,结合日光和风力曝晒、蒸发,制取饱和卤水,进而结晶制取原盐的传统手工技艺。它主要分布在莱州湾南岸寿光一带,以寿光北部的官台、羊口等为核心区,具有地下卤水浓度高、成卤快、制盐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等独特的制盐技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我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盐及盐化工基地。2009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盐业大会上,寿光市被确认为“世界海盐生产发祥地”。2012年,中国盐业协会授予该市“中国海盐之都”荣誉称号。

“世界制盐莫先于中国,中国制盐莫先于山东。”据历史文献记载,寿光制盐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商周时期的煮盐、汉代的煎盐、元明时期的熬盐、清初至今的晒盐等发展阶段。寿光卤水制盐自先秦时期汲地下卤水到现在的抽取地下卤水晒盐,取卤—蒸发—结晶成盐,其打井、修滩、取卤、制卤、结晶等技艺工序,都是靠人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感观把握进行,口口相授、代代相传。“从事盐业生产的人们特别注重对天气变化的精准观察,并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天气谚语,便于分析掌握天气形势,组织原盐生产。”寿光卤水制盐技艺保护工作专门负责人王慧说,寿光地区独具特色的地下卤水制盐技艺由此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卤水制盐技艺越来越被人们淡忘,老盐工逐渐减少,再加上制盐劳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年轻人多不愿意从事此业,卤水制盐技艺后继乏人。而此次卤水制盐技艺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于保护卤水制盐技艺,并使之得到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