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价持续下滑精细化工行业定价权和价差扩大
更新日期:2014-12-29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随着原油价格中期下跌趋势的维持,其对原油产业链上的周期性行业带来巨大正负面冲击。不过,行业正负向影响程度和表现先后顺序却并不相同。短期来看,利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交通运输、化工、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其他产业链中游后周期行业,以及下游消费类、成长类行业虽有利好,但释放相对缓慢;而利空则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的成品油生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行业,其他如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虽因油价下跌带来的成本下降优势,但作为产能过剩行业又存在成品价格跟随原料成本下降的风险,整体盈利能力改善空间相对有限。
油价下滑首先利好交运股
自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挫影响,交运板块因运输成本的下降成为原油产业链下游中最受益的品种。在市场表现上,自6月20日以来,交运板块是除非银金融、钢铁外涨幅第三大板块。细分航空、海运和高速涨幅分别高达139.5%、110.69%和82.44%.公开资料显示,燃料支出是交运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运、航空和汽运方面分别占比45%~55%、30%~35%(最高接近40%)和20%.消息面上,原油低位运行继续推动交运燃料价格以更低价格成交。12月初路透新加坡有业界消息人士称,韩国炼厂继续谈判明年的柴油和航煤合约,至少一家炼厂已决定以较今年更低价格出售这两种燃料。
海运方面,由于油价较年内最高点已累计下跌近50%,申银万国测算这为申万重点航运公司累计节约燃油成本达151.4亿元。在不考虑运价提升的可能下,2015年航运行业毛利率有望分别回升至20.5%、16%和10%.作为强周期性品种,航运板块历来受宏观环境影响明显。该板块自2009年后转入沉寂,直到今年三季度因油价下行、推行经济航速和“一带一路”的刺激而有所回暖。对于后市,兴业证券认为,航运股处于底部复苏的状态,后市下跌风险较小,在周期股板块轮动和航运旺季到来的前提下可以期待继续反弹。
化工行业内部分化,精细化工受益定价权和价差增大
在三大受益行业交运、化工、汽车中,整体涨幅最小并有较低市净率的是化工板块。原油作为化工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其产业链中涉及原料价格走低的下游行业正向影响显著。不过,考虑到化工生产具有较强的上下游联动和传导特征,包括华创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均表示,只有下游接近消费终端、弱周期或需求转好的精细化工领域中的聚氨酯、化纤(主要是涤纶)、农药化肥、医药中间体、橡胶和塑料制品等细分品种的受益最为明显。与此相反,受到原油价格和进口价格持续下行双压的丙烯、丙烯酸、纯苯、石脑油等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却因市场拖累而出现部分炼厂走货速度放缓的现象,并进而带来实际成交价受压而运行于下行通道中的走势,需要回避。
与丙烯酸等受外围价格、港口宽松因素等影响不同,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向上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受益于全球高端制造业向国内所转移的新材料需求的增加,向下则下游需求稳定,产成品价格稳定或跌幅小于原材料从而具备特殊的优势。以化纤中涤纶行业为例,该行业短纤和丝与原材料价差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长近30%.再如PVC价差(电石法),也从年初的800元上涨至近1200元。因此,低估值、低价、低涨幅的“三低”精细化工品种中,价差呈现明显改善的品种和个股未来存在机会。
另外,成本不透明、有较强的定价权、成本与石油价格高度相关的农药、化肥类上市公司也有望从中先行受益。此前,记者从铜陵有色的中层获悉,亚洲国家普遍对美元上行有预期并提前进入收储阶段,化肥等需求的反弹带来出口松动。市场上,除一铵二铵等化工制品订单火爆外,化肥出口增幅放大明显。产业链上,化肥的生产原料硫酸、磷矿均进入提价区间。其中,硫酸价格已从不到100元涨到300元上下,硫酸的原料硫磺也同样价格上调。而与上述产业链有关的农药、磷肥、复合肥、磷酸盐、草甘膦等有关的上市公司都有望延续补涨。此外,考虑到农业一号文件的出台,可关注相关龙头股扬农化工(农药)、联化科技(中间体)等。其中,扬农化工主营杀虫剂,原料为草甘膦,该公司连年业绩稳定,每年营业毛利率均维持在24%左右。
替代型新能源汽车潜力巨大
原油价格的下跌,导致用油价格的下降,不过消费税的加征,使油价的降幅被收窄,对买车人群的吸引力有限。相对而言,更具拉动效应的是有替代效应的电动车需求的增长,以及原油价格下行带来的橡胶轮胎成本的下降向产成品车的价格传导。长期以来,因高企的石油价格让对外依存度(近60%)很高的我国经济发展很被动,为改变受制于人的格局,政府下定决心发展新能源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具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可逐步对燃油消耗占总消耗50%以上的传统型汽车进行换代,这有利于城市的环境治理,又可以消化过剩产能、拉动内需,并在调结构稳增长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替代效应,可不受短期油价波动的影响。即使未来的“液体战争”加剧,油价重新走高,也不构成能源供给的障碍,对国家能源安全、社会安定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