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陕西北工多举措积极推动聚氯乙烯等产业转型升级

更新日期:2014-12-30  来源:神木报  作者:侯妮 王彩荣   在线收藏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十户民营企业合股组建的大型盐化工企业。集团公司下设8个职能部门和6个分、子公司,现有员工3900余人。2013年, 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86亿元,在中国化工企业500 强企业中的位次从2012 的第273位跃升到第226位。2014年,在市场形势严峻和化工行业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公司连续盈利并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

 “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从2003 年开始规划生产聚氯乙烯(PVC)产品,2005年正式投产,当时建成的只是一期项目,由于生产资金、生产规模有限,PVC 产量只是10万吨/年。2008年时,公司开始规划建设10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循环综合利用二期项目,2011年年底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并开始投产,自此以后产量就达到了100万吨/年。现在公司的PVC产能不仅在全国排名第三,而且在全亚洲也是排名第三。”北元集团营销物流部销售科副科长苏国情自豪地介绍到。

树立创新理念实现产品多元化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记者在该公司营销物流部了解到,近年来该公司依托榆林地区丰富的煤炭、电石和原盐资源优势,坚持资源化、多元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一期10 万吨/聚氯乙烯项目稳定运行的基础上,2008 年6 月投资83.8亿元开工建设100 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二期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装置包括100万吨/年聚氯乙烯、8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4×125MW抽汽凝汽式发电装置、240 万吨/年工业废渣水泥装置,年可直接转化原盐165万吨、电石165万吨,间接转化原煤60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

今年,面对低迷的市场形势,北元作为陕西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不断创新观念,探索一条可持续循环发展之路。目前,北元已形成了“煤、焦、电、电石、聚氯乙烯、烧碱、水泥”的一体化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北元提出以市场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实验生产多型树脂来适应市场变化,走出一条新型的创新变革之路。“在原有的5 型、8 型PVC树脂产品基础上,实验生产3 型树脂,实现PVC产品多元化,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苏国情如是说。

苏国情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需要,目前北元化工在全国下设9 个PVC销售库房,截止今年11 月份,销售量达到93.6万吨,PVC产品已经打入华东、华北、华南、等地区的市场。他说:“几年来,公司一直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奉行轮回经济、干净出产、低碳模式,以产业创新为基础,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以规范管理为主线,以抓好生产现场和产品市场为重点,突出安全生产管理。在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公司倡导全员立足岗位,进一步优化生产系统过程控制,深入挖掘系统潜能,促进各类消耗稳步降低。”

近年来公司取得过多项荣誉,其中“北元”牌聚氯乙烯、高纯氢氧化钠已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同时公司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突显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市场经营策略增加产品附加值

PVC的生产实际上是煤炭的深加工,北元化工集团充分发挥我县地下卤水和煤炭资源富集两大优势,以资源的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建设循环经济项目,不断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改变了我县盐资源与煤资源简单开发利用的现状,建立了盐资源基础产业链,也使“煤炭—焦粉—电石”、“盐/煤—焦粉/发电—电石—氯碱”的煤盐化工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丰富了神木县工业产品种类,增加了资源的科技含量,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使区域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突显。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北元化工还积极调整市场经营策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以此减少产品在销售环节上的一些不必要的资金支出,从而达到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目的。苏国情说:“为了降低运费,公司创新了运输模式;为了增加产品销量,公司开设了现场交易和虚拟交易两种交易方式;对下属的29个销售客户和代理商进行销售渠道的整合,即通过各销售客户和代理商旗下客户量的多少进行优胜劣汰。同时,公司一改传统的过度依赖国内的销售模式,现已经将PVC产品销售到越南等国外市场,逐步开始与国际接轨,为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的确,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走上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它已经从一个小规模氯碱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集采盐、发电、聚氯乙烯、水泥建材为一体的大型盐化工企业。

作为销售部的一员,丁佳佳的“账”算得十分清楚,他说:“目前,1.5 吨原煤和1.5 吨原盐就可以生产聚氯乙烯1 吨左右。1 吨原煤和1 吨原盐的市场价格加起来不到600块钱,而1 吨聚氯乙烯的市场价格在6000块钱左右,附加值提升了10 倍左右。这一项目是非常划算的,将煤炭深加工为聚氯乙烯,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减少了燃烧煤炭对环境的污染,间接地保护了环境。”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北元产品外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在铁路方面,公司加大锦界站发运量,由原来的每天15 节车皮增加到32 节,按照每天发运2000 吨计算,与以往包头站、榆林站同时发运比,每天可节约成本12 万元;实行“多式联运”,或采取铁海联运,或采取汽海联运。灵活机动的运输方式为企业节省成本240 余万元(上半年),而自备供电和资源循环利用年可降低生产成本5.5 亿元。

走循环低碳之路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对于PVC这样的行业,一直以来被冠以“高污染、高能耗”的黑帽子,北元化工为了达到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的目标,100 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在设计上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以“高起点、高技术、节能环保”为指导思想,实现了“三废”近零排放。

苏国情告诉记者,“在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我们公司遵循的原则是‘吃干榨尽’,实现‘三废’近零排放。将煤炭和原盐两种资源转化为聚氯乙烯时,可产生固体废渣和液体废渣,固体废渣我们用其制作水泥,液体废渣其实是液碱,可用于医疗事业,用做消炎和制药。这样一来,工业废渣便得到处理,既保护了环境,有利于生态建设,也增加了我们公司的经济收入。”

前面说到,北元化工将煤炭深加工为聚氯乙烯,产品附加值提升了10 倍左右,其实能达到如此高的附加值,正是得益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秉承节能减排的宗旨。在节水改造方面,北元化工推行一水多用,减少耗水量。一方面,公司将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经企业自建污水系统处理,实现中水回用;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改善采盐工艺,通过自采卤水接入电解工序,将淡盐水输入盐井化盐,比常规固体盐化盐、电解节水75%。在余热利用方面,公司利用蒸发冷凝水、合成转化热水等换热后的余热来采暖,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聚氯乙烯树脂干燥采用沸腾床干燥技术,可使每吨产品公用工程消耗量降低到旋风干燥器的75%,节能效果显著,大大节约了蒸汽用量。汽提工序中汽提塔进料与出料在浆料换热器中换热,用塔的高温出料来预热汽提塔的进料,节省了汽提塔中蒸汽用量。蒸汽冷凝水回收循环利用,同时用于电解槽的补充水。

采访接结束时,北元化工党群工作部宣传主管薛红娟告诉记者,近几年,北元化工集团在经营规模迅速壮大的同时,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和文化领航的作用,积极实施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使得企业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她说,今后北元化工将继续坚持走循环发展之路,加快产品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秉承“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科学管理,不断超越,努力实现企业上市,全力打造成为一流的盐化工企业。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