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金威煤电化工机修车间修旧利废“花样”多
更新日期:2015-1-7 来源:中国氯碱网 通讯员:康艳 |
在线收藏 |
|
2014年,济宁金威煤电化工分公司机修车间认真学习、贯彻公司提出的“双改双升,挖潜增效”活动方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车间在管理和业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端正工作态度、内部自查自纠。经过车间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时间管理和业务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机修车间花样繁多的“修旧利废、挖潜增效”案例展示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别样风采。
一、创新思路,积极进行发明创造
金威煤电化工分公司共有行车、电动葫芦23台,吨位2-10吨不等,部分电动葫芦使用频次较高,检维修的频率也相对较多。化工分公司缺少检修平台,因电动葫芦都是高空悬挂式,出现问题一般都是机电人员组装脚手架或申请外委单位协助处理,检修极为不便,更不安全,每年的外委维修费用就需支出好几万元。机修车间结合今年公司提出的‘双改双升’活动宗旨,以‘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为目的,主动提出由车间承担设计、加工制作电动葫芦检修平台的工作,车间合理安排维修工作,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挤时间进行焊接制作,焊接量达十几吨,并逐台进行拼接安装,共加工制作行车、电动葫芦检修平台12台,有效地解决了行车、电动葫芦的检维修问题。
化工生产机电设备较多,皮带轮、轴承的检维修是一项重点工作,特别对于中、大型的设备配件来说,其检维修的过程既费事又费时。化工生产又具有连续性,万一检修不及时,就会造成局部乃至全厂停车的可能。机修人员结合多年的检修经验,利用报废设备配件:盐水一期压滤机液压缸改造立式压力拆装机1台,利用报废设备打包机上的液压缸改造卧式压力拆装机2台和移动式压力拆装机1台,大大节省了检修时间。在此之前的检修,都是靠人工砸或机械拉马、液压拉马等,特别是电石破碎机的检修,拆卸动颚两边的皮带轮(有7~8吨重),要将其皮带轮旋转90°立起,需要动用叉车、电动葫芦,用100吨的千斤顶和做好的工具一起拆卸,前后需要6—7小时,工作效率极低。现在只需一台卧式压力拆装机,将拆卸设备放置好后,开动开关,几秒的功夫就能将其拆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关爱职工,改善职工工作条件
化工分公司PVC包装厂房空间大,不方便采暖,一直没有采暖措施。工人在寒冷的冬季都需裹上厚重的棉衣取暖,操作起来比较笨重,特别是到了晚上,更是冻得瑟瑟发抖。为改善PVC车间工作环境,机修车间根据厂领导要求,及时设计制作了4台3m×1.5m的地暖设备,放置于包装机旁边,方便了冬季职工取暖。
三、主动作为,节省空调维修费用
往年化工分公司内部空调的维修均申请外委单位协助处理,每年的维修费用有3万余元。今年夏季,机修车间主动承担下了化工分公司的全部空调维修工作,对正常运行的空调进行维护保养,对有问题的空调进行检修处理,修复壁式、柜式空调23台,购买零部件仅支出450元,为公司节省几万元资金。
四、别出心裁,制作风景凉亭
化工分公司占地面积大,绿化带范围广,整体看来很不错,唯有办公楼东边的一片灌木丛显得有点突兀,像是缺点儿什么。机修车间别出心裁,专门跑去张黄镇政府的一个风景亭查看,业余时间通过计算设计、画图加工,利用一些废弃钢材和下脚料,历时三周,一个别致的六角风景亭竖立在办公楼东侧,极大的提高了观赏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化工分公司机修车间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认真落实公司“节约挖潜、降本增效”工作要求,积极进行小改小革、开拓创新,数不清的阀门已经在他们手里变废为宝,废弃不用的钢材被他们变成工具、小推车、搁置箱、储物柜,替换下来的泵轴、抗振柱销模块等都会在钳工师傅们的精心‘照顾’下,重新利用到别的设备上,为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金威化工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