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5-5-4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更是群众所盼和民心所向。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总体迈向小康,对幸福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与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切,期盼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渴望更清新的空气、更清洁的水源、更安全的食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评价报告(2014年)》专报显示,宁夏全面小康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45.25%提升到2013年的76.63%,比2012年提高了4%。
倚煤而建倚煤而兴的石嘴山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一路走来却欠下了巨额“环保债”,曾一度被列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
新世纪伊始,石嘴山市面临抉择,是一条道走到黑,还是牺牲GDP转型?
淘汰电石、铁合金、碳化硅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拆除400多台燃煤锅、拔掉了600多根大小烟囱,对市区周边182家煤炭加工企业进行搬迁,投资近9亿元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750多个,与全市109个单位签订了年度大气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
2004年,宁夏刮起了“铁腕治污”风暴,这一年,作为宁夏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经济引擎之一,石嘴山市投入的治理项目和治理资金分别是2003年的10倍和24倍,这一年石嘴山市牺牲了6.5%的GDP增长速度,这在热衷于GDP论英雄的年代和财力薄弱的宁夏,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决心和信心。
“这背后是责怪、是骂声、是压力,可是几年下来,天蓝了,水绿了,老百姓也开心了,质疑声自然就平息了。”宁夏自治区环保厅相关领导说。
“以前,天灰蒙蒙的,人们都不愿出门。现在,我每天都出去锻炼。看着城市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心情也舒畅。”提起石嘴山市环境变化,市民陈晓强说。
2014年,石嘴山市筹措3.34亿元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关停15家焦化企业,淘汰焦化产能260万吨。76家电石铁合金企业通过“上大压小”实施炉型置换,推进矿热炉余热余气余压综合利用。改造51台大型密闭电石和铁合金矿热炉,淘汰了总装机容量达33.3万千伏安的电石铁合金炉。
截至2014年,石嘴山市恢复保护湖泊湿地205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2.5%,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十二五”以来,石嘴山市实施国家和自治区污染减排项目95个(废水类19个、废气类61个、农业类15个)。2013年,石嘴山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同比分别下降7.4%、10.96%、28.7%和22.7%,连续3年被评为“全区污染减排先进集体”。
石嘴山治理污染的步伐没有停止。2014年,石嘴山市出台全市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明确2017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未来4年,将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污染治理,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实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最终实现“生态立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