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浙江省的石油化工行业上游加快建设 下游优化提升

更新日期:2015-5-29  作者:张旭   在线收藏
    浙江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大省,2014年全行业主营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化工主营收入位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浙江省石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在紧张编制当中。制定规划的目的是要给行业、企业未来发展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给出目标实现的路径。在制定规划前,首先要正确判断国际、国内行业发展的趋势,冷静分析行业或企业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只有明确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思路,才有可能编制出可操作、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好规划。
  从现状来看,浙江省石化工业在产品结构、产业布局上均有自已的鲜明特点。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浙江由于缺乏煤、油、气等自然资源,行业发展所必需的主要基础化工原料几乎都是从省外购买或直接进口。由于浙江民营经济较为发达,那些投资门槛不太高、原料进出量相对较少、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成为民营企业最好的选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以农药、染料、涂料、氟化工、医药中间体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在浙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均位居前列,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比如氟化工龙头企业巨化集团公司、染料龙头企业浙江龙盛集团、氨纶龙头企业华峰集团、农药和有机硅龙头企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聚氨酯龙头企业宁波万华聚氨酯公司、维生素龙头企业浙江新和成股份公司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突破原料制约,上述龙头企业大多已跨出省外甚至是国外,建设了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
  “十三五”时期,上述传统优势产业如何进一步科学发展,进一步向高端领域延伸、争夺国际市场话语权,是全省石化业发展的中心议题。为此,行业发展重点应放在产业素质的提升上,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出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化工产品,坚持走绿色化发展道路;支持企业积极进行技术装备改造,主动采用密闭化、连续化、自动化的先进生产设备,促进节能减排,确保环境和生态安全。
  要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破解原料资源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加大对石化上游产业的投资力度是必经之路。“十三五”时期,浙江可充分利用浙江产业发展需求旺盛、港口物流发达、民营资本丰厚等多重优势,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加快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上游石化项目,比如丙烷、乙烷、芳烃类项目,实现原料多元化供应。
  事实上,当前浙江省上游基础石化项目建设、下游新材料产业升级已经不断取得突破。如荣盛石化股份公司在宁波投资的宁波中金石化200万吨/年芳烃项目,引进美国UOP公司先进的芳烃工艺专利技术;宁波浙铁大风化工公司采用自主开发技术建设的非光气法10万吨/年PC生产线,日前全部建成并打通全流程;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自主开发的百吨级T800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已建成试车,浙江新和成股份公司5000吨/年聚苯硫醚树脂(PPS)生产线已生产出合格产品。今年以来,一批重大项目如浙江兴兴新能源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平湖丙烷脱氢制丙烯及其下游产品项目、绍兴三锦公司45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宁波海越新材料公司138万吨/年丙烷和混合碳四利用项目等相继投产,浙江石化产业结构上游弱、下游强的不平衡状态正在改善。
  从产业布局上来说,由于土地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浙江真正适合建设大规模化工园区的区域并不多,产业布局分散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十三五”期间应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化工类的工业集聚区,建议应参照专业化工园区的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对于那些确实不适合发展化工的区域,企业该搬迁的要尽快搬迁,无法入园发展的则可给予适当补偿促其转产,落后产能要坚决予以淘汰。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