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十二五”甘肃循环经济发展力争工业生产零排放

更新日期:2015-12-21  来源:央广网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十二五”期间,甘肃全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等14项主要指标都已经达到或超过年度发展目标要求,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受主导产品TDI生产成本过高以及产品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白银市银光公司发展面临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强的难题。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破解企业面临的市场困境成为银光公司必须跨越的一道屏障。银光人将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作为破冰的突破点。银光公司董事长贺宜平表示:“拉动了十万吨的烧碱,形成这个氯气,烧碱呢,在市场上可以销售,氯气和氢气,我们可以再生产TDI的时候使用,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没有一个废料。”

就是这么一条简单的循环产业链,就让银光公司彻底摆脱了亏损,实现了盈利。贺宜平介绍:“我们这一个产业链,拉动的上下游的企业,这块的拉动效益达到了200多亿”。白银银光公司的变化,正是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从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甘肃整体列为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以来,该省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年均达到602亿元,年均增幅54.74%,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55%,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尚勋武说:“像甘肃这样自然环境相对严酷的省份,自我修复能力弱,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先树立起一个循环的理念,可以使我们的发展更加科学,更加有序,更加有高质量”。

“十二五”期间,甘肃全省形成了示范推广区域发展金昌模式、工业企业白银公司模式、园区天水高新农业模式等“七大特色模式”,该省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千方百计将资源废弃物“吃干榨尽”,努力实现工业生产的“零”排放。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