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江苏索普集团实施二次创业 强基固本提升管理效益

更新日期:2016-2-3  来源:中化新网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江苏索普集团实施二次创业,在制定策略和落实手段上,既看重创新驱动,也注重管理提升,侧重开源节流,采取的是一套全面出击的“组合拳”。而在员工精神层面塑造上,则是倡导求索、进取、激情、向上等品质培育与重塑。显然,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构筑了索普二次创业众多精彩看点。集团董事长吴青龙在不同会议上多次表示,二次创业并不是索普抵御当前困难的权宜之计,而是对发展做出的又一次重要决策。
    毋庸讳言,目前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效率低下、资产闲置、机构重复、人浮于事、管理漏洞等问题还相当普遍,这些都可能形成掣肘企业的负能量。为此,索普决策层果断提出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口号,并特别提醒干部职工,在当前市场持续低迷情况下,每增加一项收入来源,降低一项费用支出,堵塞一处管理漏洞,都会带来经济效益。索普还发动广大员工献计献策,找问题、找不足、找漏洞,找改进点、找增长点、找效益点,并把收集上来的所有合理化建议进行归纳排序,按照轻重缓急程度,每年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实施百项管理工程,并对完成情况优秀的10项管理工程给予表彰奖励。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明显。
    吴青龙认为,管理优化是无止境的,通过持续改进,相信企业的各类资源要素就会不断趋向合理,从而发挥出最大效率。实施百项管理工程对内是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对外就是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效率提升方面,记者看到了颇具胆识的一项管理工程项目——机构重置。从2016年1月1日开始,索普集团新的机构体制开始运行。“这次机构调整之彻底,覆盖面之广,是集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集团党委副书记范立明介绍说,新体制要求摈弃的是“物理整合”,避免简单拼凑;倡导的是“化学融合”,重在聚能裂变。原集团部室员工有110余人,此次调整后仅为58人。员工少了,工作却没有减,这就需要重新梳理职能,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在二次创业中凝神聚力,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而在索普倡导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实践中,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带来的成果尤为显著。
    索普集团总经理胡宗贵介绍,依据《索普集团生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当前八大工程21个项目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回收综合利用为代表的节能减排项目,已成为索普优化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新亮点。其中,年产能20万吨的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已投运,拟在2016年再建一套20万吨食品级回收装置。
    胡宗贵用一组数据加以说明:到2016年底,二氧化碳回收率将达到75%以上,由此增加1.8亿元产值。其中,厂区一氧化碳回收装置,回收纯度为98.5%的一氧化碳,可作为原料气使用,增加产值3000万元,既降低生产成本,还减排二氧化碳约2600立方米/小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另一个循环经济项目是硫回收。该项目装置采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0%的荷兰荷丰改进型克劳斯技术,设计年回收硫黄6000吨,硫化氢尾气处理率达99.9%以上,与之相配套的三套脱硝除尘改造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预计2016年底建成后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硫672吨、粉尘45吨。
    索普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从中获取了巨大经济效益,并对环境改善作出重大贡献,受到了广泛好评。“作为全国第一家大型现代煤化工企业,索普在清洁煤化工或绿色煤化工方面,应该说现在是全国样板,值得中西部地区很多发展煤化工的地方借鉴,与之开展合作,共同开发西部丰富的资源。”2015年1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在索普集团参观考察时,高度评价了索普的做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索普的低碳经济经验对外产生了巨大吸引力。2015年9月,在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上,索普与美国普莱克斯公司就醋酸造气工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空分配套装置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2015年10月底,在首届江苏索普清洁煤化工综合高效节能减排技术交流研讨会上,煤化工行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节能减排,走高效清洁煤化工发展之路成为业界共识,索普实践与经验被充分肯定。
    “对于企业来说,不应将实现低碳发展视为压力,而应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吴青龙愿意与更多同行分享索普的经验。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