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推园内企业衔接合作实现循环经济

更新日期:2016-2-22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氯碱网   在线收藏

隆冬时节,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临港化工有限公司,仍是一派火热生产的景象。该公司2015年的产值同比增加了一倍,实现了“逆势上扬”。

公司总经理郭立军告诉记者,之所以能交出如此满意的答卷,奥秘就在于生产上的“不分彼此”。

临港化工的产品主要是三聚氯氰、氰化钠和离子膜烧碱。离子膜烧碱产生的氯气和烧碱用于生产三聚氯氰和氰化钠,氰化钠是生产三聚氯氰的原材料,三聚氯氰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过多效蒸发和去杂质处理,可回收副产盐,作为离子膜烧碱的原料。

“生产原料上这么一循环,每年可节省成本2000多万元。”郭立军说。

渤海新区通过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技术保障等措施,建立起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目前,企业内部“微循环”、企业之间“小循环”、园区之间“中循环”、整个渤海新区“大循环”,“四个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已走上正轨。

国华沧东电厂和沧州盐业集团本是两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不同类型企业,但企业间的“小循环”让二者走到了一起。国华沧东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浓盐水,如果直接排放,就会破坏生态。浓盐水正好是沧州盐业集团制造原盐的重要资源。浓盐水浓度大大高于海水,经过简单加工后即可生产原盐,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个“小循环”建立后,沧州盐业集团每年可新增原盐产量15万吨。

渤海新区通过做好各个园区的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延伸和耦合,使资源在不同企业、产业之间充分利用,这就实现了园区之间的“中循环”。比如,渤海新区的冶金园区和装备制造园区可以为汽车园区提供相关部件,而化工园区又可以为装备制造园区提供某些原材料。

渤海新区的“大循环”则把所有工业企业产生的有机污染物、二氧化硫、废渣、废水等有害排放物进行综合处理,实现封闭循环,不外排。

为了促进“四个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实效,新区在“产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出台了《渤海新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新区在产业聚集上形成了一个原则:凡是能够形成循环产业链的项目,优先批办进区;能够构成循环产业链的企业,要在同一规划区内安置。

入区企业也被早早打上了“预防针”:为推进循环经济,渤海新区坚持“产业链招商”,“不能什么都往篮子里装”。在新区招商引资说明会上,各个企业家都会拿到一张“渤海新区产业链节点项目联络图”, 8大产业链分别以“树状”展示,并用不同颜色的文字标注出了已有项目和重点招商项目,让企业家能在循环经济网络中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