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新闻快报 >> 详情

转型步入关键期 氯碱行业应协同创新向下游延伸

更新日期:2016-4-27  来源:中国氯碱网  作者:齐婧姝   在线收藏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氯碱论坛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蔡杰针对我国氯碱行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蔡杰指出,技术进步和去过剩产能是当前我国氯碱行业调整的主题,低成本和精细化氯碱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技术的推广、拓展新的市场领域以及原料的多元化将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带来机会。

蔡杰介绍,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氯碱行业主要产品的重要货源供应地。2015年,国内烧碱和PVC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873万吨/年和2348万吨/年,稳居世界首位,约为居第二位的美国产能的两倍。而在2015年,国内烧碱和PVC产量分别达到3028万吨和1609万吨,烧碱产量首次超过3000万吨。按照国内烧碱、PVC产能和表观消费量测算,目前我国烧碱和PVC富余能力分别达到800万吨/年和600万吨/年,装置开工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导致行业和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行业需要巩固下游市场和开发新市场,氯碱行业也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包括将资源有效配置给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为市场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通过提供高品质、多品种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在耗氯产品的发展方面,蔡杰指出目前氯产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结构单一,精细化产品和专用料生产不足。二是同上游以及下游行业的脱节,存在市场销售风险。三是如何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问题。而其中技术门槛对于行业发展而言是非常大的限制。蔡杰进一步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技术门槛比较低的产品必然容易成为产能过剩的产品,市场情况好的时候一哄而上,市场不好的时候压价拼成本。但这些技术门槛比较低的产品同样也可以做精,这就要求企业在原料供应、技术掌握、技术管理水平和下游配套深加工等方面寻求深层次差异的开拓。

如何选择氯产品备受企业关注,蔡杰表示,氯碱企业在选择氯产品的时候,要清楚周边可能的配套,比如原料条件、下游补链。向下游扩展,是自己生产还是由园区、区域来补链等都需要考虑清楚。还有一点就是贵在坚持,选择好几个产品要长期跟踪和技术积累,才能有所收获,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巨化的氟化工与PVDC、扬农化工的二氯苯和上海氯碱的CPVC等。

蔡杰指出,发展模式没有对错之分,产品也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与资源和环境的匹配程度。氯碱企业通过对自身所处的外围环境和既有资源的整合分析,就可以发现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模式和产品,在深入研究市场、认真钻研技术、合理规划产业链的基础上开拓新的产品领域。

今后氯碱行业的重点仍然是向下游应用方向延伸,协同创新发展,更多的创新,更多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摆脱单纯的对资源、投资的依赖。

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