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6-8-16 来源:时代周报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7月29日,三爱富公告称,控股股东华谊集团拟转让其控股权(20%股份)给一家央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这也意味着,三爱富已成为华谊集团的“弃子”。8月5日,三爱富公告称上海华谊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其氟化工类相关资产。
华谊集团是上海国资委的直属企业,前身为上海市化学工业局,集团旗下现有3家上市公司双钱股份(600623.SH,后更名为华谊集团)、三爱富(600636.SH)、氯碱化工(600618.SH);在各公司中,持股比例分别为72.15%、31.6%、50.29%,后两者因行业不景气而持续亏损。
去年伊始,上海国资改革便进行得风生水起,华谊集团的整体上市更是成为上海国资改革步伐加快的重要标志。上海国资改革一直围绕两个大方向进行:一是非证券化资产整体上市;二是质地不好的上市平台进行跨行业的兼并和重组,其中不乏引入战略投资者。
此前的上海国资改革中,并未出现央企参与上海地方国资改革,较多的是引入民营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当前华谊集团卖壳给央企,无疑为上海国资改革探明了新思路。
大股东易主的三爱富,早前也曾差点成为华谊集团旗下化工资产上市平台。2008年华谊集团曾试图将部分化工资产注入三爱富平台上市,但被证监会否决。而去年,华谊将大部分化工资产注入了双钱股份,并选择双钱股份为其整体上市的平台。
此次重组之后,三爱富将由化工公司摇身变为文化公司。
2014年3月31日,华谊集团正式宣布整体上市已经提上改革议程,用3-5年实现核心资产上市。当年9月,上海焦化和上海吴泾化工整合并更名为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此前的能化公司)。随后,华谊集团又以17.7亿元将信达、华融手中28.27%的股权收回,全资控股能化公司。原来亏损的上海焦化经过整合后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利润达10亿元,甲醇、醋酸生产量位居全国前三。
即便上海焦化的业绩得到了根本性扭转,而2015年3月华谊集团整体上市方案再次被提上日程之时,三爱富也并没有成为华谊整体上市的平台。“老大哥”双钱股份却占了先机。
彼时,华谊集团以“双钱股份”为平台,将旗下能源化工、绿色轮胎、精细化工、先进材料等业务整合,整体上市后改名为华谊集团。而从注入资产的协同性来看,相比以轮胎为主业的双钱股份,三爱富更适合注入化工类资产。
华谊集团这一选择,让三爱富承接煤化工类上市平台的旧梦再次破碎。彼时,华谊集团宣传部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爱富和氯碱化工在双钱股份注资获批会后有相应方案出台。而当前,三爱富却先行一步,沦为壳资源。
据投资者说明会公告披露,中国文发集团将把三爱富作为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与整合的核心平台,积极布局学前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的全周期领域,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产品服务体系,积极打通境内、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整合,逐步成为中国文教行业全产业链综合上市平台。
“三爱富成为壳公司是迟早的事情,华谊集团已经选择了双钱股份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氯碱化工同时有A、B股,如果借壳的话,操作起来较为复杂,而三爱富盘面小,股权结构比较单一,最适合成为壳资源。”对于三爱富为何被卖壳,西南证券投行人士对记者称。
此前,华谊集团整体上市之时,旗下仍有部分化工类资产并未注入上市平台,其中包括丙烯酸公司,房产和贸易类资产等。丙烯酸公司为华谊旗下优质的化工资产。
而当前,三爱富被卖壳,原华谊集团未注入上市平台的化工、贸易及房地产资产将如何处置也成为遗留问题。
“三爱富之所以成为壳资源被卖掉,在注册制暂停的大趋势下,是因为当前壳资源的价值很高。就目前而言,有些公司有借壳上市的强烈需求,市场对壳资源依然情有独钟。华谊旗下一些非上市资产注入其中有很大的协同效应,可以大为扩展相关业务板块。”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称:“接下来氯碱A、氯碱B有可能也面临着卖壳的命运,三爱富和氯碱是做化工业务的,不符合上海市政府的整体工业布局。”
记者就三爱富卖壳等疑问致电华谊集团宣传部长杨雄伟,对方称重组由专业小组决策,具体不知情。
作为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三爱富近期股价表现强势,此次交易让市场充满期待。
“华谊集团这样将壳资源转卖给央企,一方面说明国有企业资产整合和清退力度在加强;另外一方面说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制度的逐步完善,国企壳资源资本运作或迎来高潮,对上海的国资改革具有较高的借鉴和现实意义,国企卖壳有利于国资改革进程的加速。”宋清辉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