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氯碱加大环保投入 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更新日期:2016-11-22 来源:金泰氯碱化工 作者:马久发 |
在线收藏 |
|
近年来,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但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仍然是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就石化和化学工业而言,随着近年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剧了所在地区水源供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家环保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工业废水治理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是各工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6月,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并衍生出多项能够实现工业应用的成熟技术。该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大力投入环保治理,成效同样十分显著,相继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全国环保优秀品牌企业”“全国积极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突出企业等,并先后挂牌“榆林市首批企业技术中心”和“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为陕西省盐化工产业第一家省级技术中心,取得了“螯合絮凝水处理技术”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氯碱行业,目前浓水一般都是经过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金泰氯碱克服巨大市场竞争压力,以远超国家环保要求的标准,主动创新研发工艺技术,并实施完成浓水深度处理项目,完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提升废水处理“新高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泰氯碱尽管处于高度市场竞争行业,但从未停下探索环保治理的脚步。多年来,在环境生态的各个方面不断加大投资和治理力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累计投入资金约3亿元,其中仅工业废水处理投资逾1亿元。
一期项目建设之初,该公司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配套引进了行业先进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装置。
2007年,公司引进国外先进在线监测装置,实现与国家各级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联网。在实时监控、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投入1700万元建成了先进的反渗透装置,将处理后的中水全部回用。
2013年,公司再次投入2000万元建设了先进的“生化加臭氧法”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实现了有机废水的全部回用,并且统一规划建设了“园林式”的水循环综合利用生态园区。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该公司在2014年二期项目建成,产能、产值翻番的情况下,一、二期装置合并运行的达标外排水量不到原一期的60%。
同时,在实现“零排放”以前,该公司工业废水处理一直保持在较优的水平,实际处理效果远优于国家及要求更严的地方最高标准。
2015年,该公司进一步主动发起实施以“最大化减排、力争‘零排放’”为战略目标的浓水深度处理项目。2016年6月2日—9日,装置系统通过168小时连续运行性能考核。目前,已稳定运行5个多月,完全实现“零排放”目标,将企业工业废水治理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高标定位投入建设 打造技术装置“新标杆”
浓水深度处理项目,是该公司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综合利用”的原则,在分别建有生活废水、有机废水、无机废水三套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对无机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浓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零排放”的最终环节。其中,生活废水、有机废水两套处理装置此前就已经完全实现了循环利用。
浓水深度处理装置可分为化学除硬和双膜处理两大部分,工艺技术包含废渣处理、化学除硬、沉降分离、双膜浓缩、分质回用5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化学除硬部分用电石渣和碱除去水中钙镁,再利用高效斜管沉降池和卧式螺旋自动卸料离心机,实现污泥的高效沉降和分离。双膜部分利用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逐级降低水中悬浮物,再经过反渗透装置实现废水全部分质回用。
该项技术由金泰氯碱自主创新研发,并与国内水处理领先企业合作,跨行业引进先进的双膜处理装置,确保了装置的先进性。双膜处理装置的膜元件经过特殊处理,具备抗污染、耐受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有效提高了处理效率。
为最大程度提升处理能力和安全稳定性,系统装置均按照“多套配置、组合运行”进行设计,采取开2备1、开1备1的管理运行方式,并实现“一键式启停”的远程联动自动化控制,有效提升了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为确保各类情况下完全达到“零排放”,除项目装置外,还建设了应急池,确保在生产异常情况下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勇于开拓创新 价值凸显引领“新发展”
浓水深度处理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设计最高处理能力150m3/h,全年运行成本约280万元,每年可回收全部外排达标废水80万m3,同时可消化内部电石渣浆12万m3,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其主要创新点在于:
第一,选择碱性废渣—电石渣作为除硬剂,以废治废。该项目巧妙利用该公司产生的碱性电石废渣作为除硬剂,在特定工况条件下,使浓水发生化学反应沉降,在提高除硬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电石渣的综合利用。
第二,采用“双膜”浓缩技术,实现液液分离。该项目选用超滤加反渗透的“双膜”工艺路线,处理效果稳定,“双膜”装置回水率可达85%以上,运行成本低,回水率高。
第三,分质回用生产系统达到水量平衡。能否实现“零排放”,关键是分质回用后能否与原生产系统达到水量平衡。该项目对处理过程水质标准进行了严格控制,并结合生产MES系统,对回用水进行精确调度。此外,装置较高的回水率,保证了较小的浓水量,有利于原有生产系统的水量平衡,确保了各种工况下水量平衡的实现。
第四,项目设计工艺路线简洁,投资少。该项目与现有生产工艺的巧妙结合,不仅满足“零排放”的苛刻条件,同时有效缩短了工艺路线,其建设和运行成本远远低于国外“零排放”技术装备投资。
该项技术是以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高盐废水为背景开发的新型废水综合回用技术,并且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金泰氯碱对工业废水“零排放”的成功实践,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开创了先河,在众多工业企业中树立了标杆,有利于推动工业企业废水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促进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将为确保水安全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