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6-12-13 来源:青岛网络广电 编辑:氯碱网 | 在线收藏 |
---|
日前,青岛海晶化工董家口新厂区的第9台离子膜电解槽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使烧碱年生产能力达到34万吨,距离全面达产更进一步。从老城区到董家口,海晶化工企业员工从1300多人减少到不足600人,年产值从十几亿增加到三十多亿元,焕发出新活力。
在海晶化工厂区的中心地带,有一个近千平方米的中央控制室,在这里,工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设备,监控整个厂区每个生产环节的运行。
搬迁后的海晶化工厂区几乎看不到工人,因为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在控制室完成。“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2011年启动搬迁工作以来,海晶化工按照这个目标,先后引进英国先进技术生产特种PVC树脂产品,引进日本的离子膜电解和瑞士先进的蒸发技术生产烧碱,引进德国技术和材料建设了5万立方米低温乙烯储罐。这些高水平的装备技术不仅节省人力成本,提升产品质量,还大大提高了环保水平,实现节能降耗。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以每吨烧碱1000多元的售价计算,节约电量就可带来10%左右的效益。
全球领先的技术装备,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化工企业,搬迁后的海晶化工已迈入全新领域,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